台灣近視比例全球居冠!根據國健署統計,小一生近視比例為 17.9%,到了小六則高達 62%,而未滿 18 歲近視占比高達 85%。近視所造成的視力模糊,可透過配戴眼鏡、隱形眼鏡、角膜塑型片來改善,但卻會為生活帶來不便。
像是戴眼鏡運動不方便、隱形眼鏡怕突然破片、塑型片清潔不當恐感染等,也因此,越來越多選擇用近視雷射來矯正視力。但近視雷射術式多,該如何挑選命定中的雷射方法,邀請眼科專家分析 STPRK、LASIK、全飛秒的差別。
雷射屈光手術發展至今已超過 30 載,是透過準分子雷射來矯正度數,能改善近視、散光、遠視問題,讓日常生活不必依賴眼鏡或隱眼,因而廣受歡迎、蔚為風潮。而雷射屈光手術依角膜切削的深度分為表層手術、層狀手術 2 類。
SMART TransPRK 角膜穩定、不掀瓣,適合運動者
良視眼科院長梁章敏醫師表示,SMART TransPRK 屬於表層手術,手術是用準分子雷射削切角膜上皮以矯正度術,術中沒有掀角膜瓣,不用擔心角膜瓣相關併發症,術後角膜較為穩定,適合喜愛運動者選擇。
此外,因為直接施作於角膜上皮,而上皮可重新再生,對於術後乾眼的影響較小,也能保留較厚的角膜基質層。不過,因為施作傷口直接暴露於眼球表面,術後的不適感會比較明顯些。
梁章敏醫師說:「術後 2、3 天會有流淚、畏光、酸澀、異物感等不適感,大概 1 周會逐步緩解;大概 3〜4 周後,等角膜上皮新生完成後,視力就能完全恢復到穩定。因此,如果期望術後馬上恢復視力者,可能需要思考一下。」
LASIK 修護期短,最怕角膜瓣併發症
梁章敏醫師提到,而 LASIK 算是較早發展、行之有年的近視雷射,為深層手術之一。施作時是以負壓固定眼球,接著使用飛秒雷射或板層刀切割角膜瓣、翻開,再使用準分子雷射進行度數矯正,術後再將角膜瓣蓋回。
該術式因為需要掀開角膜瓣施作雷射、再蓋回,而放回原位的角膜瓣無法重新癒合,術後要特別小心碰撞、揉眼等動作,可能有角膜瓣移位問題;而削切角膜瓣的動作,也將角膜上的神經做了截斷,較容易有乾眼症狀發生。
他進一步說明,但也因為雷射於角膜基質層的傷口有角膜組織的保護,術後疼痛感較輕,大約持續 1〜2 天,視力恢復也較快,大概 1 周就可以獲得穩定的視力,適合沒有修護時間、急著恢復視力的人。
全飛秒傷口小,乾眼風險大幅降低
梁章敏醫師指出,近來討論度相當高的全飛秒雷射術式,全名為「微創角膜透鏡萃取術」,是使用飛秒雷射在角膜基質層內精準雕刻出透鏡後,再經由 2〜4mm 的微創切口取出,達到屈光矯正的效果。
相較於 SMART TransPRK、LASIK,全飛秒的傷口小很多,疼痛感也較輕微,術後隔天就不太痛;也因為微創傷口沒有截斷太多神經組織,角膜修護更快速,術後乾眼風險小,適合乾眼問題較為嚴重者。
全飛秒的恢復較快,術後即可恢復不錯的視力,到了隔天約有八成的人可以恢復到 1.0 視力,也適合沒有休息時間的人選用;此外,因為該術式沒有掀角膜瓣的動作,能維持更好的角膜強度與穩定度,不怕角膜位移。
不過傳統全飛秒受限於用雷射精雕透鏡,再從微創傷口取出透鏡,只能用於矯正低階像差 (例如:一般近視、散光等),無法改善高階像差。梁醫師解釋,高階像差不會影響視覺品質,但如果度數較大可能造成光暈或眩光。
眼睛小知識:像差
低階像差:常見的近視、遠視、規則散光。
高階像差:不規則散光,包括球面像差(造成光暈)、彗星像差(造成拖影或鬼影)、三叉像差(引起夜間眩光)、像散等。
SMART 全飛秒 Pro 進階新科技,提升夜間視力
而隨著近視雷射手術的進步,新式 SMART 全飛秒 Pro 具備客製化透鏡居中定位,能依照視軸位置與預期矯正結果,精準調整透鏡寬度大小、水平垂直位置、透鏡取出通道與角度等,就像將眼鏡戴在正中位置般,避免疊影跟散像,有助於達到較佳的視覺品質。
SMART 全飛秒 Pro 更有著眼追蹤系統的虹膜定位功能與眼位旋轉補償,手術中能降低眼球轉動角度造成的誤差,能在正確的散光軸上治療,有效提升散光治療效果,提高影像品質,對高度散光者相當友善。且能更精準執行雷射切割,可在微透鏡邊緣創建折射過渡區,使微透鏡具零厚度邊緣,容易提取不留碎片,且可以降低傳統全飛秒手術所造成的夜間眩光及光暈影響,提升術後夜間視覺質量。
另外,SMART 全飛秒 Pro 更節省角膜組織,所以可以矯正更高的度數,對於高度近視及散光的病人增加了手術的機會。
不過 SMART 全飛秒 Pro 在角膜內部擊發雷射,能量消散較不易,造成角膜短暫水腫及發炎情形,形成臨床上所說的「水霧感」。雖然不影響視力,但對視覺品質會有影響。他說:「大概術後 1 周較為明顯,多數人在 2 至 4 周即可完全消散。」
雖然新式 SMART 全飛秒 Pro 已採用低熱能雷射避免角膜熱傷害,降低水霧感。梁章敏醫師提到,一般來說,手術後都會給予消炎藥物、人工淚液做使用,以加快消炎、消腫的過程,只要配合回診,基本上水霧感不是問題。
理想手術結果,術前評估檢查最重要
他呼籲,進行近視雷射前,務必進行詳細的檢查評估,確保眼睛狀態是否健康,再檢視度術深淺、角膜厚度、乾眼狀態、瞳孔大小、散光高低等,再依據個人生活需求、預期目標、修復時間等做考量,選擇最適合的近視雷射方法。
近視雷射最常出現的後遺症有:度術矯正誤差、術後乾眼問題、角膜厚度不足造成圓錐角膜,這些問題都可透過術前檢查與醫師詳細討論,預先得知術後可能狀況,盡可能避免發生,確保術後視覺品質與眼睛健康。
臨床上也曾見術後夜間視力不佳、眩光加劇的案例,他說:「這兩者與施做雷射治療光學區大小有關,除了術前詳細檢查外,尋求專業、經驗豐富的眼科醫師施做較有保障。」
梁章敏醫師提醒,無論是採用 SMART TransPRK、LASIK,還是 SMART 全飛秒 Pro,醫師都會在完整的評估後給予合適的建議,而從術前準備到術後照護,務必與醫師密切配合,才能達到較理想的手術結果。
文/黃慧玫 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