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素食餐廳寶林茶室 A13 店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持續延燒,2 名死亡個案 28 日進行解剖相驗,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證實,其中一名死者血液內有驗出米酵菌(邦克列酸),雖然並非最終的檢驗結果報告,但對於後續事件調查更有明確的方向。
解剖結果與專家初步判斷一致
寶林茶室中毒案已釀 2 死、5 名重症加護病房治療,1 名一般病房醫治,累計至今有 18 人出現不適,28 日一早新北地檢署與士林地檢署會同法官,在新北市板橋殯儀館進行相驗。因為國內有醫院有米酵菌酸標準品,交予台大法醫所開始做檢驗後,確認有驗到米酵菌酸。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提到:「昨天提到因為檢驗標準品還沒有到,而國內有間醫院還有檢驗品就先提供台大法醫所,開始進行檢驗,在某一位解剖的過程檢體中有驗到米酵菌酸,跟我們調查的方向有很大的關聯,過往不太可能驗出這樣的毒素,跟昨天的專家會議的方向是吻合,但再次強調這是罕見的情況。」
為什麼米酵菌酸致命性高?
畢竟台灣過往並沒有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台大毒理學研究所姜至剛對此病毒進一步說明:「米酵菌酸是特殊的唐菖浦伯克氏菌,是與植物共生的細菌,會有這麼強烈的毒性,主要可以從人體機制來理解,人的細胞要能運作要有適當的能量,細胞有個細胞發電廠粒線體產生的 ATP 的能量,而米酵菌酸會影響 ATP 運作。」
姜至剛說:「米酵菌酸導致身體嚴重失去能量、身體耗氧,身體細胞沒辦運作,看到嚴重的肝臟衰竭,酸中毒、腦部心臟、肌肉都會癱瘓,在濃度相當低就會有這樣的效果。病患會出先相關症狀,血壓就會往下掉,衰竭之後送到急診就會癱瘓死亡,這樣米酵菌酸分子結構上半衰期要 102 小時,這是病患解剖的檢體中,每經過四天多會減少一半,但還是可以測得到,快速數個小時到一天內就會造成死亡,死亡率達到30%-100%,嚴重性非常高,來自全身的細胞需要的能量 ATP 受到阻礙。」
另外,食藥署署長吳秀梅也提及:「米酵菌酸是一種罕見毒素,由唐蒼蒲伯克氏菌產生,該菌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別是椰子和玉米,在攝氏溫度 22 至 33 度和中和 pH 值的環境中會迅速增殖,產生大量的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以「血漿置換術」清除速率較高
目前米酵菌酸毒理動力學尚未建立,目前僅有一例中毒臨床報告。根據文獻指出一名 27 歲男性患者因食用米酵菌酸污染 的米線後出現嚴重腹瀉、嘔吐、無力等症狀,進而導致多器官衰竭,特別是肝臟衰竭。
儘管以連續性腎替代性治療(CRRT)以及血漿置換處置,患者仍因顱內壓過高,於 ICU 搶救 12 天後去世。 目前米酵菌酸以血漿置換術清除的速率較高,而 CRRT(連續性腎替代性治療)從血液中移除效果則有限。
此外,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提到:「住院檢體是不是身上人能否驗出,供應商都會去驗,只是某一批可能才有污染,因此食材也同樣會檢驗,這個菌在什麼地方感染,請 CDC 會去做環境的取樣,能否培養出這樣的細菌,至少要兩星期。」
文、圖/王芊淩、陳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