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重症過世引發外界譁然,許多民眾意識到流感不能輕忽,因此各診所醫院出現搶打疫苗潮,衛福部長邱泰源建議,先讓年長、有慢性病、學齡前兒童等高風險族群優先接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科醫療部專任主治醫師姜冠宇也在臉書 PO 文建議還有1族群可讓其他人先打 !
姜冠宇表示,目前流感疫苗相當缺乏,導致有民眾因工作型態出國、出差真的需要打疫苗的人沒得打了 ! 因此在疫苗短缺下,建議近三月內已經經歷過明顯症狀而痊癒者,可以先不跟上恐慌列車接種,包含長者,因為有相對較強的免疫力,相對不危險,但是如果需要出國、出差者或大量面對人群且體質脆弱者,還沒感染且開工還沒疫苗,就比較麻煩。
針對一些打不到流感疫苗的人,姜冠宇提出兩大建議:
可否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替代?它可防流感重症嗎?
肺炎鏈球菌是所有非典型肺炎(及含流感、新冠)感染並發展為重症之後頭號「趁火打劫」的細菌,所以肺鏈疫苗是幹掉趁火打劫者用的,你說要防止大 S 這類狀況,其實不太有幫助,因為肺鏈疫苗帶來的防禦,與流感浸潤形成重症的過程無關,你就想成還是會重症,只是重症後少個 11% 掰掉的機會,故這是對長者照顧有幫助,但對出國者,和偏年輕體質會急速惡化者沒什麼幫助。
是否事先準備抗病毒藥物?
除非真的陽性、或症狀真的像(有時驗僞陰),這個 「事先準備」不是好的想法,姜冠宇表示黴漿菌在亞洲為何吃抗生素很多都無效?就是醫師們都不太驗,未必是黴漿菌就直接投予抗生素,結果兩岸三地抗藥性,大致落在七成,抗病毒藥物作為管制的意義就在這裡,因為真正有危險的人,好不容易症狀開始 48 小時內服用抗病毒,結果克流感無效的窘境嗎?
姜冠宇表示,雖然名人事件都會給大家一些衝擊和提醒,但是它不應該讓民眾陷入恐慌和爭奪。台灣社會一直需要的,是理性的思考和宏觀的格局。
大S流感逝 醫曝喘、昏睡是前兆!
至於流感病毒造成重症大白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 PO 文解析,大白肺是口語名稱,其實就是嚴重肺炎導致呼吸困難,當嚴重的肺炎時,肺泡裡面會積滿痰液與發炎的水,當肺泡在痰水裡,空氣就無法進入交換氣體了,大白肺也就是「病人被自己的痰液水腫活活淹死!」,病人用力呼吸、但是肺部失去交換氣體的能力,用力呼吸但是血氧仍然一直下降。
當血氧飽和度下降到 89 以下就是缺氧狀態,如果一直沒有處理缺氧狀態,可能半天幾小時內,心跳呼吸就停止而死亡!另外,外界爭議大 S 死因是肺炎還是敗血症 ? 蘇一峰說:
肺炎指的是「肺部因為感染等等原因發炎」
敗血症指的是 「因為感染等等原因造成全身性的發炎反應」
肺炎和敗血症經常同時存在,彼此不是互斥的疾病,譬如大 S 就是流感肺炎引起敗血症!肺炎有時候很嚴重來勢洶洶 常一不小心就過世了,其實喘和昏睡就是流感重症的前兆 ! 如果有這兩個前兆就是全套詳細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