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逾40年的抗憂鬱藥物「百憂解」供應廠商宣布4月起要停止供貨,廠商裕利股份有限公司宣佈近年原物料和運輸成本上漲,加上健保署調降健保價,已不敷成本,因此無法再供應台灣市場,「百憂解釘20毫克」將在4/1起停止供貨。
裕利指出,因健保署每年度藥費支出目標至調降健保價,且近年原物料和運輸成本上漲,配合政府政策生產線全面符合PICS GMP(西藥藥品優良製造規範)要求,為確保藥品品質,精算後已不敷成本,在接獲原廠台灣禮來股份有限公司通知之後,無法繼續供應台灣市場百憂解用藥。不過,為了確保醫院開藥銜接,裕利也強調,即日起自3/29前的訂單,都會足量供應。
仍有同成份藥物 民眾切莫恐慌
根據健保署統計,目前國內除禮來公司生產的百憂解之外,與它同成分的抗憂鬱劑共有14家生產學名藥,106年的健保醫令申報金額合計約3325萬元,其中百憂解的市占率約24%。即使原廠藥退出台灣市場,目前尚有其他與百憂解同成分、同劑型的藥品可供醫師處方。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張連成也表示,目前還有12張藥證是跟百憂解完全相同成分、相同劑量的口服藥物,所以還不用擔心會缺藥。希望民眾不要隨意購買國外藥物或是託人帶進來,因為自行購買的國外藥品通常很難辨別真假。
健保署呼籲商家積極溝通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連恆榮表示,自二代健保上路後,依法開始試辦「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rug Expenditure Target, DET),每年就超出藥費支出目標值之額度及《全民健康保險藥品價格調整作業辦法》,依據藥價市場調查結果,針對藥品交易價格進行藥價調整。
如果其中有極少數藥廠宣稱健保調價後不敷成本,連恆榮表示健保署願意與藥界溝通,並在確保障民眾用藥權益之前提下,積極檢討DET之計算公式,讓藥界有合理的生存空間。
健保署指出,鑑於每年藥品支出不斷成長,因此透過藥價調整政策,可望縮減藥價,差並緩和健保藥費支出的成長,健保署願意與藥界溝通並檢討DET的計算公式,一方面讓藥界有合理生存空間,另一方面也可藉藥價調整後的效益運用於支付新藥及適應症範圍擴大的給付,讓全民共享藥價調整的效益。
此外,為使藥品合理使用,健保署將持續精進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及門診重複用藥費用管理方案,目前已鎖定60類單價高、用量多的藥品進行管控,一方面可避免民眾因重複用藥及藥品交互作用而有潛在健康風險,另一方面則讓健保資源更有效運用。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