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看著許多人在網路上或是在電視上發言,你覺得可信度有多少?不過「說謊」對於某些公眾人物來說或許是致命傷,但在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他們的大腦活絡、健康、年輕,可以說那些擅長說謊的人,個個都是年輕男孩或年輕女孩。
一個人平均一天會說謊 2.2 次
2016年,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就是頒給了「說謊」這個主題。雖然說這個是「搞笑」的獎,但其實是希望大家藉由有趣的研究而產生更多思考,發表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論基礎。
而這項「說謊」的研究,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每個人每天平均會說謊2.2次,而且18~29歲的年輕人的說謊能力最好。」
來自5個國家的研究者,找來了1000名受試者,分別把這群人分為7組,6-8 歲、9-12 歲、13-17 歲、18-29 歲、30-44 歲、45-59 歲和60-77歲。
這些受試者會拿到一些問題,但螢幕會提示要不要誠實回答,另外一個實驗是受試者要像面對「跳舞機」一樣,按下螢幕上出現的方向鍵,如果旁邊提示「停止」,就要馬上停下來。團隊會計算2個實驗中,受試者看到「提示」跟真正停下、改變的時間差,結果發現18~29歲的表現是最好的,顯示這些人對於自己的控制能力是最好的。
而在調查他們說謊的感受時,青壯年的人比較不害怕說謊,說謊對於他們心裡也沒什麼負擔,而老人家只要說謊,心理壓力就會很大、變得比較負面;而統計每個人每天說謊的次數,平均是2.2次左右。
我們必須靠說謊過得「閃亮亮」
所以上述的研究顯示,其實有能力說謊的人,控制能力、認知能力都比較好,但這可能違反了我們對於「誠實是美德」的認知。但哲學家暨演化心理學家史密斯(David Livingstone Smith)則認為,人類的心智結構從一開始就被設計成具有欺騙的能力,「為了在社會上過得好,我們需要欺騙自己,在他人面前投射閃亮的形象。」
所以擁有良好的說謊能力的人,同時也是善於自欺的人,他們藉由「製造形象」,來讓自己過得更好,而且在欺騙他人的過程中,相信自己真的是這麼棒的人,因此更努力、讓自己達成目標,製造出良性循環;但也有人從此陷在這種夢幻泡泡之中,再也不去努力了。
所以研究也發現,因為畢竟說出來的那些形象都不是事實,為了避免牛皮越吹越大被戳破、變成泡沫化,所以每個人一天最多只會說2.2次謊,免得謊言拆穿之後,讓自己從這種「自欺欺人」的夢中醒來,而這種說謊的次數,比起大量說謊、完全不說謊,是最能維持形象的。
延伸閱讀
《週末心理話》為什麼「造神運動」總有這麼多人跟隨崇拜?
《週末心理話》反社會人格是壞人?事實上更有魅力、更容易成功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