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超痛竟是難根治的子宮內膜異位 醫:避免復發靠這招!

35歲的郁婷兩年前經痛就醫檢查,確診為子宮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也就是所謂的「子宮肌腺症」,在醫師建議下服用新型口服黃體素,服藥8個月後,症狀大為改善而擅自停藥,也不再回診追蹤。沒想到3個月前出現爆量經血,除了每天用掉十多片夜用衛生棉外,還伴隨嚴重經痛、無法走路。有次在廚房煮飯時因難耐經痛蹲下時,不慎打翻油鍋,差點把房子燒了,嚇得她事後趕緊回診就醫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2年復發率達2成以上

郁婷的主治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婦女泌尿醫師洪煥程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女性常見的良性疾病,具有難以根治、易復發且轉移侵犯等特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成因,是經血逆流至卵巢、輸卵管或骨盆腔等部位,如果跑到卵巢稱為「巧克力囊腫」,在子宮肌肉層內則稱為「子宮肌腺症」,逆流的經血堆積,導致局部發炎及沾黏,造成患者出現經痛、性交痛、經血過多及不孕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台灣有10%的女性都有包括巧克力囊腫、深部子宮內膜異位等子宮內膜異位症,洪煥程指出,大多數患者都是因為出現疼痛來求診。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任王鵬惠說,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時,首先須考量患者未來是否有生育需求,原則上會先採取藥物治療,以改善疼痛、抑制疾病進程為目標保留卵巢功能。

不過,如果藥物治療無法改善、疼痛非常嚴重或病灶過大,就須接受手術治療。但接受手術的患者,只要有荷爾蒙分泌,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有機會復發,可能需受再受手術之苦,也可能因重複手術導致卵巢受損,甚至出現早發性停經問題。

口服黃體素有效抑制病症

「如果將子宮內膜異位症比喻為超速的危險車輛,那麼黃體素就是協助穩定的煞車系統,可以顯著改善疼痛症狀,」洪煥程表示,手術患者術後搭配長期藥物治療,能使2年復發率趨近於零,延續手術成效。

不過,傳統的雄性素及停經針劑藥物,容易產生雄性化或更年期症狀等副作用,不建議服用超過6個月;洪煥程指出,現在也有健保給付的口服黃體素,因為比較沒有過去藥物副作用,可以長期使用不需停藥,避免異位內膜生長。

勿因症狀減輕中斷服藥 每3個月定期追蹤

洪煥程提醒,如出現經痛、性交痛、骨盆腔疼痛或經血過多問題,建議及早就醫、釐清病況,依指示採取適切的治療方式。正在使用藥物進行長期治療者,應每3個月返診追蹤一次,不要因為症狀減輕中斷服藥。如果真的有停藥需求,也應該與主治醫師諮詢、討論,避免擅自停藥導致病症惡化,同時維持規律作息及健康飲食,以利穩定控制病情,重新找回良好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反覆下腹疼痛 原來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惹禍!

症狀再輕微都要積極處理 子宮內膜異位症癌變機率翻4倍!

傻妹拿吸塵器吸月經 醫生聽了直搖頭:月經是荷爾蒙決定的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