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三名,而且死亡人數年年攀升,可能只是小小的感冒,拖了幾天就演變成肺炎;也可能一發作就來勢洶洶。而最可怕的,是很多人的肺炎在一開始根本沒有什麼症狀,等到開始咳嗽、發燒,通常肺部都已經有大損傷了。
「非典型」肺炎很多人根本不發燒、不咳嗽!
在醫學上粗略來分,肺炎大約分成2種,一種是典型肺炎,一種是非典型肺炎。根據《高醫醫訊》,典型肺炎主要是指「細菌性肺炎」,像是最常見的肺炎鏈球菌;而非典型肺炎則是特殊病原引發,像是黴漿菌、披衣菌、退伍軍人菌、立克次體、濾過性病毒等。
而比較特別的是,典型肺炎的症狀會來得又快、又急,而且症狀明顯、嚴重,如肺炎鏈球菌的感染,通常在48小時內就可能會併發重症,讓很多人措手不及。但非典型肺炎的症狀比較不明顯,所以很容易拖過黃金的治療時間,造成肺部留下後遺症。
尤其是超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因為免疫功能退化,得到肺炎的症狀又更不明顯,常常看起來只是「容易疲勞」而已。
不過一談到「非典型肺炎」,很多人可能會先想到當年的「SARS」,或是現在的「武漢肺炎」。但其實一開始稱呼「非典型肺炎」,只是為了要區分跟典型肺炎的不同,後來SARS已經被正名為「急性嚴重呼吸道症候群」,武漢肺炎也被正名為「COVID-19」,這兩種特殊、嚴重的肺炎,還是跟一般的非典型肺炎有些差別。
因為正常來說,病毒性肺炎很少發生,因為人體對於很多病毒都有抗體,通常只會產生一些輕微症狀,但是,這2種肺炎是新病毒,人體無法及時產生抗體,所以產生的症狀特別多、特別快。
- SARS:容易刺激肺部、免疫系統,引起肺部積水,同時讓免疫系統攻擊肺部引起不可逆的肺纖維化。
- 武漢肺炎:下呼吸道痰液特別多,在死者的解剖上看到大量黏液塞滿肺部的狀況,有小範圍的肺纖維化。
肺炎跟其他呼吸道感染不一樣,可能會造成「肺部浸潤」
而肺炎跟其他呼吸道感染不一樣、又最可怕的,是會出現「肺部浸潤」的狀況。
肺是由很多肺泡組合而成,這些肺泡負責交換氧氣,讓氧氣進入血液中,但如果病菌刺激肺部、讓肺部發炎,一顆一顆的肺泡囊裡面就會充滿膿血跟水,氧氣就沒有空間進來了;而這種狀況就稱為「肺部浸潤」(infiltration)。
根據書田診所衛教資料,肺浸潤通常代表肺部局部發炎,免疫系統為了運送免疫細胞過來,就造成肺組織的水腫,並沿著淋巴往外擴散。
而會有肺浸潤,表示免疫系統暫時無法消滅病原體,反而堵塞了肺部的正常運作,患者會開始覺得缺氧、頭暈、頭痛、胸悶胸痛;如果肺部浸潤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才會蔓延到其他的呼吸道,引起咳嗽、有痰、發燒。
肺部浸潤持續的時間越長,肺部受到的傷害越大,而且浸潤的範圍還會不斷擴散,侵犯到整個肺部組織。如果可以早期治療,肺部的傷害或許還可以恢復,但如果肺部細胞已經開始結痂,就會形成不可逆的「肺纖維化」,而肺纖維化的壞死細胞,還會去影響到正常的細胞,所以會不斷不斷的延續下去。
肺在受傷後,功能會「不進則退」,多做這些運動幫助肺部
而肺部在受傷之後,不管是嚴重發炎、還是已經有纖維化等受損,都可能會因為時間延續而慢慢惡化,尤其是65歲以上的老人家,還要面臨「老化」的問題。
所以想要維持肺部功能,建議可以多做2種運動來幫助肺部成長。
噘嘴式呼吸
噘嘴式呼吸,就是用嘟嘴的方式吐氣,能夠減低呼吸道塌陷的狀況,讓呼吸比較不費力,同時氧氣量足夠能擴張肺部。需要注意的是,記得保持吐氣時間為吸氣時間的2倍,因為有慢性肺病的人吐氣比吸氣更困難,所以吐氣時間需要更長,將肺部空氣吐乾淨,才吸得進新鮮空氣。
- 用鼻子慢慢深吸氣,在內心默念「吸、吸、吸」。
- 吐氣時嘴巴像吹口哨般,噘起嘴唇慢慢經口呼氣,默念「吐、吐、吐、吐、吐、吐」。
有氧運動、訓練肌耐力
肌肉的耐力可以分擔肺部的辛苦,有些人肺部功能還可以,卻還是一直喘吁吁,是因為肌肉太弱、沒辦法輕鬆的使用,所以肺部就要花更多力氣去給氧氣。所以針對肌肉進行有氧鍛鍊,其實也有助於肺功能。
- 跑步或騎腳踏車,速度安排在「有點喘」的程度。
- 定期游泳,水壓可以鍛鍊自己的肺部功能。
文、圖/盧映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