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疲勞、常腹瀉….這 5 種症狀是身體發出「免疫力低下」的警訊

「我們要從一個疾病裡痊癒,靠的還是自身的免疫力。如果免疫力高,病毒在第一關很可能就直接阻絕在外了。」基隆長庚醫院小兒科主任蔡明翰說。

不管是流感、一般感冒腸胃炎新冠肺炎,這些疾病都沒有一吃下去就可以馬上痊癒的「特效藥」,即使有抗病毒藥物、殺菌的抗生素,也都只能幫我們的身體打擊病菌,想要痊癒,還是要靠自己的「免疫力」。

而台大醫院小兒科主任、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則說,「其實平常看起來健健康康,免疫力卻很差的人,真的是有,我們只能說他運氣不好。」雖然說這可能是運氣不好,但他也提到,身體很可能早在平常就已經散發出「警訊」,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而已。

免疫力低下的5種症狀,你中了幾條?

ㄧ、常常腹瀉

腸道是免疫力重要的來源,又稱為人體的「第二個大腦」,人體有70%的免疫細胞都存在於腸道中,同時約有100兆的腸道益生菌,協助維持身體的免疫功能。所以如果常常拉肚子,表示腸道的生態是有問題的,身體的免疫功能也可能受到影響。

二、莫名發熱

而莫名的一直覺得發熱,但是又不是發燒,表示身體處在慢性發炎的狀態,一直不斷產生代謝的廢物、消耗身體的能量。當面對真正的病原體時,免疫系統是沒有力氣再去對抗病毒、病菌的。

三、傷口不容易好

傷口的修復能力其實也代表免疫力的能力,因為傷口要修復,需要血液的運輸順暢、帶來足夠的養份跟氧氣,如果傷口不容易好,代表血流可能運輸的不是很順利,或是血球並不健康,免疫細胞當然也無法順利的製造跟運輸到身體各處來抵抗病菌。

四、容易疲勞

容易疲勞則代表身體的負荷已經過重,沒有好好進行修復、緩解,把身體累積的廢物給代謝掉。當然也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工作,讓免疫系統沒辦法正常發揮。

五、一變天就渾身不舒服

有些人的身體就像「天氣台」,一冷就痛、一濕就酸,雖然這跟外在的溫度、濕度都有關係,但身體對於環境的變化,自然會有調節的機制,會覺得痛,表示身體已經出了狀況。

黃立民也提到,如果有這 5 種症狀,表示身體免疫力開始下降,這時候要特別注意「吃好」、「睡好」,正常的睡眠時間是7~9小時,可以幫助我們身體修復受損受傷的地方;而增加蔬果的攝取量增加會促使發炎介質(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減少,並且強化免疫細胞,進而增強抵抗力,把自己的身體養好,才不容易受到感染,即使感染了,症狀也不會變得嚴重。

文、圖/盧映慈

延伸閱讀

武漢肺炎專區不斷更新

科學家證實:體溫是調控細胞免疫反應的開關!

醫療口罩可以用幾次?食藥署證實:用「電鍋乾蒸消毒法」後可以用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