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食物中毒的好發季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細菌很容易在5°~ 60°C的區間大量繁殖,若產生仙人掌桿菌或有內孢子等高溫的毒素,就算之後再次烹煮,也無法消除毒素,就容易變成「食物中毒」。
而廚房裡的廚具、砧板跟冰箱,如果沒有好好清理,因為潮濕、炎熱,也會滋生很多細菌,看似可以保存食物的冰箱,只要沒有掌握良好的保存原則,每天接觸食品,更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的問題。
食物中毒小知識
定義:2人或2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物並發生相似症狀,就可稱為食物中毒。
分類:(1)細菌性食物中毒、(2)天然毒素食物中毒、(3)化學性食物中毒,最常見的是細菌性食物中毒。
常見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細菌:
- 腸炎弧菌:喜歡生長在有鹽的地方,像是海水,所以以污染海鮮食品為多。
- 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菌容易存在化膿傷口上,如果食品加工人員手上有化膿傷口又沒有包紥好,像是沙拉、三明治、火腿等,即使是熱水煮沸也無法破壞毒素。
- 病原性大腸桿菌:因為生菜、生肉、生飲水沒有處理乾淨而感染。
- 沙門氏菌:在動物的腸胃道都有分佈,所以容易污染肉類及雞蛋。
- 肉毒桿菌:常見於肉類罐頭或發酵的豆類食品中,是最劇毒性的神經毒素之一。
食藥署傳授「清冰箱4招」維持食物新鮮
食藥署長吳秀梅提醒,今年6月7日為「世界食品安全日」屆滿週年,而2020世界食品安全日的主題為「食品安全 人人有責」,所以每個人在把食物存放在冰箱中時,應掌握5項原則,才能延長食物保鮮期;知名家事達人陳安祺老師也表示,她在協助清理冰箱的時候,常常看到一些不妥當的作法,其實只要稍微改變,就可以讓食物變得更新鮮。
一、定期清潔冰箱
為確保冰箱內的衛生情況與使用效能,食品存放冰箱時,應以冰箱7分滿為原則,每一季至少徹底將冰箱做一次整理與清潔。
「有時候冰箱裡的食品存放過久已經壞掉,不小心放到過期,甚至放到爛掉,也不記得是什麼時候購買的。」陳安祺以自己授課的經驗為例,很多人在檢視冰箱時會發現,其實有3成的食物都被我們浪費掉,所以定期清理冰箱這個動作,不只是維護我們的食品安全,也是一種惜食的態度。
二、注意保存溫度
陳安祺表示,很多人東西買回來就立刻往冰箱塞,陳年食品也缺少清理,容易擋住出風口,影響冰箱的使用效能。所以切記存放食品時,注意不要擋住出風口,並注意冷藏櫃及冷凍庫的溫度需達一定標準(冷藏0~7 ℃、冷凍-18℃以下)。
三、生熟食要分開
各種食材應依其特性,各自放在不同的地方妥善保存,
- 可以常溫儲存的罐頭、乾貨等:直接放在櫥櫃裡,櫥櫃也要隨時保持清潔。
- 海鮮、肉類,當天要烹調:冰箱冷藏
- 冷凍食品,或是不需當天烹調的肉類等:冷凍庫
- 同時清潔度較高的食物(如熟食):置於冰箱內上架
- 清潔度較低的(如生食):置於冰箱下架。
「我自己會把剛買來的青菜外包裝拆掉,把菜葉攤開,常溫擺放一下讓水氣散掉,這樣比較不會爛葉。」陳安祺說,若是1、2天內就會食用的青菜,可先用乾淨的紙包好,再放入收納袋,若份量較多的青菜,可先洗切好再放入保鮮盒,根莖類例如地瓜、芋頭則可放在室溫保存。
至於海鮮、肉類等生鮮類食品,老師會先分裝成每次要使用的份量,用保鮮盒進行分類疊放。當天烹調的儘快放在冰箱冷藏室,在冰箱內的擺放位置也有學問,清潔度較低的生食置於下架,這樣可避免生食流出的血水污染下層的熟食。
四、寫上購買日期、先分裝再冷凍
冰箱保存的食品並非永遠不會變質,應以「先進先出」為原則,並於保存期限內食用完畢,若為散裝、生鮮食品,則在包裝袋上確實標示購買日期。
食物放入冰箱前先依單次使用量分裝,並寫上購買日期,可避免每次使用時食材反覆解凍冷凍。
小蘇打、檸檬水清潔冰箱死角
冰箱內的食材五花八門,有時容易讓產生湯湯水水,陳安祺的清潔妙方就是養成平時隨手清潔的好習慣。「冰箱平常只要隨手擦拭,自然不用擔心陳年污垢及異味的產生,而且每一季整理時,工作會輕鬆很多。」
平時的清潔可用溫水來擦拭,擦拭乾淨後,噴上稀釋過的藥用酒精,就能達到殺菌的效果。冰箱除了層架與內壁要清潔之外,門上的邊條隙縫與外觀也不能忘記。這些區域可以用牙膏來清理,隙縫的地方就交給牙刷,或是使用免洗筷搭配抹布,就可清潔死角。
嚴重的污漬抹布擦不掉,只要撕一角廚房紙巾,貼在污漬上,淋上熱水等候約一分鐘,再用該紙巾輕輕擦拭就清潔溜溜;大面積擦拭時可以善用小蘇打水、檸檬水等來做清潔,這些都是既環保又能去除異味的好幫手。
參考資料
食藥署:世界食品安全日全民總動員, 日常食安由冰箱做起
食藥署:世界食品安全日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