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3原則避免抗藥性出現

許多人常常把抗生素當作消炎藥,但事實上兩者大有不同,民眾跑到藥局說要買抗生素,但其實抗生素為處方藥品,必須由醫師開立處方。至於我們常吃的「止痛藥」,抑制發炎反應及引起的疼痛還有解熱作用。

抗生素須由醫師開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許筑鈞藥師說明,消炎藥」是指可以抗發炎的解熱鎮痛劑,或是類固醇等藥物。抗生素則是用來治療如細菌、病毒、寄生蟲,或是黴菌等外來微生物引起的感染,臨床上一般指的是抗細菌抗生素。

當抗生素殺死或抑制細菌生長後,才能讓感染部位的發炎症狀減輕、消除。食藥署強調:「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兩者實不應混為一談。」

許筑鈞說明,抗生素的種類繁多,每種都有特定的有效抗菌範圍。醫師會根據感染部位、感染程度及病人採樣培養結果等判斷致病細菌種類,再依抗生素在感染部位的濃度、副作用的多寡、病人年齡及病人的肝腎功能等種種考量,選擇有效的抗生素並擬定療程時間及劑量,若要發揮作用,需要選對抗生素,並有足夠的組織濃度及治療時間,以免未達治療效果,反而在用藥過程中出現抗藥性細菌。

「三不原則」可減少抗生素濫用

要注意的是,未感染而濫用、選錯抗生素、未完成療程或藥量不足等不當使用抗生素的情形,便是造成抗藥性細菌的主因,要避免抗藥性細菌的出現,有三不原則可減少抗生素濫用:

1.不自行購買

抗生素屬於處方用藥,切勿自行至藥局購買,必須有醫師的專業判斷與檢驗,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及選擇適當的抗生素。

2.不主動要求

許多人會把抗生素當成消炎藥,在就診時主動要求醫師開立,但若服用不必要的抗生素,不但會造成身體負擔,還可能產生副作用,有時甚至會殺死體內的正常菌叢,造成免疫力下降。

3.不隨便停藥

抗生素一定要按時服藥,並完成整個療程,切勿因症狀有所改善而自行停藥,以免造成細菌衍生出抗藥性,原來有效的抗生素也就不再有效了。萬一發生抗藥性細菌感染,世界各國都可能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需要民眾與醫學界共同努力應對。

原文摘取自: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延伸閱讀

注意!抗生素跟這些食物一起吃,會產生嚴重副作用

幽門桿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不妨改用中醫治療!

女大生治青春痘吃抗生素 2週爆肝死 長庚:過敏基因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