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建第一座「失智村」 台灣25萬失智人口「長照怎麼辦」

照片檔 ID:909587130

法國第一座「阿滋海默村」正在氣候宜人的南邊朗德省建造,佔地6萬8795平方公尺,約等於9.5座足球場大小,法國政府希望可以讓居民在有防護網的「一般生活中」,平安過完下半輩子。台灣在2009年時,也曾提出建造「失智村」的構想,但在政府資金不足、社會輿情不同的背景下,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失智村是失智症的安寧療護

2017年,全球失智症人口已達到5千萬,照護成本也從2015年的8180億美元,到2018年的1兆美元,預計2050年會有1億3150人患失智症。台灣在2011年時統計約有25萬人罹患失智症,預計2018年結束時會逼近30萬,等於每77人就有1人失智,而未來45年會以平均40分鐘增加1個的速度繼續往上增加

2009年,荷蘭在小城衛斯普(Weesp)啟用「侯格威失智村」(De Hogeweyk)後,這種專為高齡失智者設計的村子,在世界引起一股風潮;接著,加拿大也在2015年仿造建了一個小型失智村,丹麥則是在2016年啟動失智小鎮,法國的阿滋海默村則預計在2018年完工。

失智村是指所有建設都像「一般生活」、卻又與外界隔絕的聚落,患者可以維持日常生活、社交,但附近有穿著便衣的護理師、醫師在照顧,確保安全。這樣可以讓「對生活與自己感到困惑」的失智患者,避免因為看到「白衣使者」產生陌生恐懼,而且維持自然社交跟生活,可以有效減緩失智症。

台灣「失智村」可行度

台灣在荷蘭推出失智症構想時,也曾提出要不要跟進,但根據創辦人Yvonne van Amerongen-Heijer提出的報告,其成本大概是1900萬歐元(約7億7千萬台幣),1780萬(約6億6千萬台幣)由政府出資,患者每月支付7~8000美元(約21~24萬台幣),只能住152人,而政府還要每年給補助維持村落運作。

在幾乎無利可圖的情況下,台灣要做「失智村」很難找到企業願意投資,只能依靠政府補助、或是群眾募資,但長照2.0的10年經費只有3千億,而台灣也沒有足夠的土地容納所有失智症患者,如果要花7億建設經費,卻只能照顧152人,在募資上、政府補助上,都會面臨輿情的批判與打擊。

台灣目前長照的規劃,是以「1位護理人員照顧3位患者」的比例去估算,但荷蘭的失智村除了常駐的護理人員之外,還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工作人員,像是餐廳服務生、警衛等,1位患者基本上可以分配到1名照護員跟1名工作人員,如果真要推行,維持成本絕對超乎想像。

社區照護可能是解套

不過長照2.0也在推行「社區照護」的概念,類似建立一個村落的照護網,讓失智老人能住在原來的家裡,再由社區親友、鄰居,或是志工團體等熱心人士的照顧;像是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等團體,都有為獨居老人送飯、打掃、協助購物等服務。

但這類的社區服務,比較適合用在「自己可以照顧自己的衣食起居」這一類未退化太多的老人,如果是失智老人,因為還有情緒變化,或是忘記自己吃飯沒等狀況,仍需要專業照護,一般的社區無力長期支持這樣的照顧模式。

但在「社區照護」的概念下發展,或許可以藉由現有的社會住宅等資源,發展「仿造失智村」的形式,跟附近醫院、照護中心等機構合作,提供專業諮詢或訓練,以社交活動適度延緩輕度失智患者的狀況,對於重度患者,則可以機構為中心據點,在週邊發展村落,讓老人「住機構像住家裡」,獲得兩全辦法。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