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及其所延伸出來的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及區塊鏈等技術,已經走入你我生活各層面,也正在改變及顛覆舊有的醫療產業….金融、教育和醫療因為資訊及知識密集、受法規高度規範等因素,被認為是互聯網最不易顛覆或摧毀的領域,而如今這些狀態都已改變,如網路金融、線上教育平台等早已存在,而醫療產業及健康照護模式正是互聯網下一波要改變及顛覆的領域。
精準醫療分析醫學生理 得知內臟年齡
眾匯智能健康王欽堂董事長表示:互聯網所帶來的顛覆與機會,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的突破,所帶來基因定序成本的大幅降低,精準醫療的前景光明。不管是智慧醫療、遠距醫療、精準醫療的發展,如果不想被新科技所取代,最好的方法就是積極擁抱它。
醫聯網用戶開發和服務總監陳麗茹則指出:依照民眾的健檢報告資料匯入大數據模組分析系統,將個人報告數值與亞洲200萬人、500萬筆健診與「同年齡、同性別」的族群比對,並進行「醫學生理年齡分析」,用內臟年齡的角度,讓民眾更容易理解健康報告紅字所代表的意義,並提供疾病預防的明確方向。
整合醫療資源平台
健診機構目前面臨產業高度競爭、人力成本偏高、行銷資源不足,或者是檢後無解決方案問題,眾匯智能健康李昕亮執行長表示:醫聯網平台擁有健康檢查與健康促進活動的媒合機制,可開發及提供各項工具,結合線上線下之整合,提升健檢經營者整體經營及服務能力與品質。
民眾健康檢查常遇到的一些問題,例如:要選擇什麼項目檢查?檢查中是否可當天看報告?檢後的健診結果是好是壞?這些問題透過將健康檢查數據媒合相關的醫師及健康促進服務整合平台,也提供了民眾個人化的健康促進改善方案。醫聯網平台上線三個月,已累積將近40000的訪客流量,截至5月底,也有68家的健診機構參與,未來,期望更多健診以及健康促進服務單位,一起加入平台的行列,共同協助改善民眾健康。
數位轉型及國際醫療 帶動醫療產業發展
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副秘書長,同時也是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醫務副院長張文瀚表示:台灣國際醫療的優勢在於擁有高技術人才與電子產業的基礎,同時也擁有絕佳的醫療環境及專業能力,如果能夠強調專業服務導向,鎖定優勢目標市場,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並與民間組織進行資源整合,相信是推動智能醫療與遠距醫療的有效策略作法。
而研究企業數位轉型與數位運用的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黃俊堯教授表示:數位商業模式的核心經營觀外,更分享國外醫療產業在數位運用下的許多成功典範。黃教授強調,醫療的本質為人,而醫療行銷在網路領域為劣勢,因此可思考從SoLoMo雙元世界(Social、Local、Mobile)概念來進行有效益的運用。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