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杯天天用內壁「黏黏滑滑」!醫曝真相:微生物已打造致病「生物膜」

每天的水分補充相當重要,你都是用什麼容器喝水呢?為了愛護地球,許多人會隨身攜帶水瓶,或是在學校、辦公室中放一個水杯,以便於隨時補充水分。但是醫師提醒,這些容器的內部時常清理不善,留下滑滑黏黏的一層「生物膜」,如果有致病菌在裡頭,會影響身體健康。

家醫科醫師陳崇賢提醒,學生們陸續開學,在回到學校前,大家記得把水壺拿出來刷洗一下,特別是平常沒有規律刷洗瓶子習慣的人,否則「生物膜」可能以及寄生在你的杯子、瓶子裡了。

潮濕表面「滑滑黏黏」的就是水源污染源:生物膜!

陳崇賢指出,生物表面像是牙菌斑,就是一種生物膜的呈現;而不是生物的物品上,一樣會有生物膜的存在。「我最常舉的例子就是除溼機水箱那層滑滑黏黏的東西。」他表示,認真清水箱的人應該不多,因此水箱就是生物膜的溫床。

這些細菌薄膜是居家飲用水主要的汙染來源之一,而且在居家飲水管線,包括水塔、蓄水池、水管、甚至水龍頭都可以找到。居家管線與儲水設備只要久未清洗,或是水管老化生鏽,水中細菌就會附著生長在內壁,形成一層黃稠黏膩的細菌聚群。

生物膜中隱藏多種病原菌與微生物,包括多種致病的腸道細菌,汙染水質後可能引起各式腸胃疾病,有可能造成小朋友腹痛、腹瀉、發燒、頭痛等症狀。除此之外,生物膜中還可能藏有退伍軍人菌、自由型阿米巴原蟲等致病微生物,這些菌落若脫落管壁流入水中,就會成為自來水的汙染源,影響飲用水安全。

老舊管線、水杯都是生物膜出沒環境

不只是飲用水管線,只要是長時間潮溼的表面都可能會長出生物膜。陳崇賢特別指出「水壺、水杯」等生物膜喜愛的環境,無論你使用的是塑膠水壺或是不鏽鋼,都是理想的載體。

「畢竟飲用水不可能完全無菌,更別提每天會接觸瓶口的嘴巴,年紀小的小朋友,甚至會把食物殘渣掉進瓶子裡!」這些舉動更是讓瓶子變成了微生物生長的最佳場域。

定期清理、避開死角,才能克服污染問題

所以,定期要記得把水瓶刷洗晾乾,才不會飲用水被染污了特別是生物膜往往由很多微生物構成,要是哪天有致病菌在裡面,就會影響到身體健康了。」陳崇賢指出。

他也補充道,這就是為什麼他不喜歡用爬山水袋的原因,因為長長的吸管,真的很難清。同理,現代人常用的環保吸管,也需要注意內壁的清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