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十大死因有8項源自「肥胖」!醫呼籲:半數台灣成年人需控制體重
根據世界肥胖聯盟估計,全球過重或肥胖會從2014年的20億人增加到2025年的27億人,已成為全球所面臨的當前問題與挑戰。108年台灣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八項與肥胖相關,研究亦顯示,肥胖患者相較於體重健康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超過7倍,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肥胖視為一種慢性疾病。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楊宜青表示,台灣的肥胖盛行率已經突破20%,也就是說,全台至少有350萬人有肥胖症困擾,平均每5人就有1人超重。「2017年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中,台灣成年人體位過重或是肥胖的比例達到45.9%。」也就是說,有半數民眾需要體重控制。
楊宜青指出,相較於體重健康者,肥胖者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7倍,其他疾病包括了腦血管疾病、癌症、高血壓性疾病、心臟疾病、腎臟疾病、腎炎、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都是國人常見的死亡因素,也都是肥胖引起的疾病。
近7成患者期望專業協助,醫呼籲:別再一個人難瘦
國際大型調查結果顯示,近7成的肥胖症患者渴望醫師和他們討論體重,但在醫病間未討論體重的情況之中,絕大多數的醫師認為病患對體重控制沒有興趣,由此可見醫病間的認知有極大落差。
楊宜青表示,台灣的調查也發現類似的情形,多數民眾認為管理體重是自己個人的責任,抑或是擔心被歧視或標籤化,而不想對外提出協助。「其實文獻證實,若有專業醫療協助的介入,根據患者的身心狀況及根本原因找到最適合的方式,會比自己進行控制體重更有效果。」
體重管理除了患者積極的調整生活習慣外,透過政府建構的支持系統和資源網絡,更可加入醫療專業人員的主動協助及社會大眾的共同支持,讓面對肥胖控制的路上,不再自己一個人難瘦。
肥胖門診停看聽,減肥效果更顯著
台灣肥胖醫學會建議,在患者進入診間後醫護可掌握「停、看、聽」三步驟,開啟體重控制討論話題,支持患者尋求醫療協助。同時民眾也可根據停、看、聽三步驟,了解自身體態狀況,快速開啟與醫護的體重控制相關討論。
「停」確認:患者進入診間坐上診療椅之前先停一停,先測量身高體重,確認體位 BMI 值。
「看」關懷:醫護人員看診時發現 BMI 值超標病患,主動關懷患者的體重控制狀況。
「聽」支持:傾聽患者對於體重控制的想法,對患者嘗試體重控制意願表達支持,開啟醫病 溝通、交流體重控制的觀念,協助患者改善生活環境,提高體重控制行動力。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