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爸爸媽媽們,小寶寶的頭型重不重要?很多人一定都會說「重要」!頭型不只是外表好不好看,也代表著爸媽對於孩子好頭型、好福氣的期許。但其實頭型也代表寶寶的大腦發展健不健康,所以的確有一些評估的標準來判斷。
頭型跟大腦發展也有關!小兒神經科醫師:這種頭型必須檢查
雖然對於要不要打造寶寶頭型的話題,有些爸媽支持、有些爸媽認為順其自然發展就好,但其實頭型也可能代表寶寶大腦不健康的警訊。奇美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嚴世島說,正常的寶寶頭型是圓弧形的,而且左右對稱,如果歪一邊或是不對稱,可能要懷疑顱骨骨縫早閉症或是斜頸症等疾病。
正常的頭型應該會符合下列幾個原則:
- 後腦勺是圓弧狀
- 整顆頭呈現橢圓形
- 額頭跟眼眶在眼球前面,兩眼不外凸
- 額頭平坦不尖
如果發現不對稱、歪一邊,或是看起來特別扁,就要注意及早到小兒神經外科、小兒整形外科等科別就醫。
造成頭型不對稱的幾個原因
嚴世島表示,造成新生兒頭型不對稱的狀況,通常是因為「姿勢性頭型畸形」,尤其特別容易發生在新生兒剛出生的前幾個月。因為新生兒的頭殼很薄、也有彈性,加上頭骨的部分還有很多顱縫(顱骨縫隙),方便經過產道的時候可以擠壓生出,所以只要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頭骨就會被壓成那個頭型。
以前都是用趴睡來解決這個問題,不過容易造成新生兒窒息死亡,1994 年開始,美國小兒學會就提倡嬰幼兒應該要仰躺睡,可以降低 10 倍的趴睡窒息率,但反過來會造成姿勢性頭型畸形。
- 長時間同一姿勢仰睡
- 顱骨骨縫早閉症
- 斜頸症
- 其他神經肌肉問題
顱骨骨縫早閉症
是指一條或多條的顱縫過早閉合,因為嬰幼兒的腦部在發育時會平均長大,把頭骨撐大,如果頭骨過早密合,無法被撐大,或是一部分的顱縫先密合,導致無法均勻撐大,就會造成頭型畸形,甚至會反過來壓迫到腦部的成長而造成發育問題。
斜頸症
因為頸部肌肉纖維化、僵硬,讓孩子無法自由轉動脖子,習慣性朝向不僵硬的一邊,所以對頭骨的塑形不太平衡,導致頭型不對稱。
嚴世島表示,有些爸媽會困惑,如果不是因為疾病引起的頭型問題,那還需要就醫嗎?但其實診斷與治療另一個目的是基於外觀上的考量,「如果不處理,小孩在成長過程中若面臨外觀上的異常,很可能造成日後心理上的影響。」
3 招打造好頭型
- 觀察寶寶的頭型
看看寶寶的頭型有沒有符合對稱、渾圓等條件。
- 打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有些爸媽會用塑形枕頭希望給寶寶一個良好的頭型,但其實 3 個月以內的寶寶脖子比較軟,支撐力還不足,很容易就被枕頭悶死。再加上枕頭一樣會把軟軟的頭骨壓扁,所以也不能完全達到需求。
可以使用較硬的床墊,支撐寶寶的脖子、同時也讓寶寶自然的側躺(因為後腦勺在一開始還是圓的)大概是木板床放上兩條浴巾的厚度跟硬度;而 3~4 個小時就可以讓寶寶換邊躺,一次側右邊、一次側左邊,就可以達到一個平衡。
另外,也可以用嬰兒鈴來吸引寶寶注意,讓寶寶練習轉頭,訓練脖子力量。
- 難以改善,可以進行治療
嚴世島說,如果真的難以改善,建議可嘗試讓小孩穿戴「矯正型頭盔」,經過量身打造、按照孩子的生長速度重複調整塑形,就能幫忙重新塑造出正常渾圓的頭型。「客製化的頭盔是經過電腦計算後,製造出專屬於每個嬰兒自己的頭盔,而且配戴過程必須因應嬰兒顱骨生長的速度不斷調整,才能發揮其最大的效果。通常在 1 歲以前使用效果較好,一歲之後嬰兒的頭骨慢慢變硬後就很難去塑形了,也需注意嬰兒戴上頭盔後是否有悶熱的情況,因新生兒的汗腺尚未發育成熟,如不注意恐造成皮膚發炎或是熱疹產生。」
文/盧映慈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