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 全球 2400 萬新冠康復者飽受後遺症折磨!《Nature》期刊指出 2 大問題

根據紐約時報疫情監測,最近兩周全球單日確認病例較前降低了 25%,病死人數較前降低了 9%;台灣的新確診個案也略為下降,疫情有望逐漸轉好。但是,對於已經罹患新冠的患者來說,罹病後的後遺症仍是一場硬仗。

對於很多人來說,COVID-19已經成為一組每天波動的數字。人們樂見病例數減少、新增病死人數降低。但對於很多COVID-19康復者來說,活過新冠病毒感染出院、只是另外一個長期治療和艱難生活的開始。

目前對於新冠康復者的長期症狀,只有很少且不完整的數據。這顯示出外界對於COVID-19長期後遺症的嚴重忽視。2021年6月9日,《Nature》新聞專題發表了Michael Marshall的文章,探索了對於新冠感染後長期症狀的最緊迫的問題。

到底有多少新冠感染者有長期症狀?

新冠病毒感染後,症狀持續多長時間算是COVID-19長期症狀。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定義為4週以上。因為COVID-19系急性病毒感染,所以4週以後的症狀,已經不再是新冠病毒持續感染所致。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同樣將COVID-19長期症狀(或者COVID-19後遺症)定義是4週。但英國國家統計局在對2萬多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人進行隨訪後卻發現,即使到12週,有13.7%的新冠病毒檢測陽性者仍報告有新冠病毒感染所導致的症狀。

需求確認的是,13.7%的比例基數是所有核酸檢測呈現陽性的人,即包括無症狀感染者;而不是來自於有症狀的COVID-19,更不是來自於住院病例。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比例了。

針對住院患者的隨診結果展示了更令人擔憂的結果。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對38家醫院出院患者的隨訪研究中,他們評估了1,250名出院康復者60天時的隨訪結果。發現6.7%患者死亡,15.1%的患者需要重新入院;32.6%的患者症狀持續存在,其中18.9%的患者出現新的或者惡化的症狀。

義大利針對143例出院患者隨訪到60天時發現,87.4%的患者症狀持續存在,疲勞(53.1%)、呼吸困難(43.4%)、關節痛(27.3%)和胸痛(21.7%)是最常見的症狀,55%的患者有3種或者更多症狀。

針對中國武漢的一項前瞻性研究於2021年1月8日發表在《Lancet》的研究中,針對1733名患者6個月時的隨訪顯示76%的出院患者在發病6個月後至少有一種後遺症,最常見的為疲勞乏力(63%),其次是睡眠障礙(26%),焦慮/抑鬱等精神-神經症狀(23%),13%患者出現了腎功能異常。

截止到2021年6月13日,全球已有1.75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按照英國國家統計局13.7%的感染者有長期症狀,意味著約2,400萬人在感染3個月後仍飽受新冠感染症狀的折磨。

其中,女性、中年人更容易出現長期症狀,但這個結果很可能是由於倖存者偏差所致,因為很多感染COVID-19的老人已經病死。

為什麼新冠感染者會出現長期症狀?

對此,英國萊斯特大學醫生科學家Rachael Evants認為,幾週後,感染者已經清除了新冠病毒,長期持續的症狀不再是持續的感染所致,而是臟器損傷的後遺症及新冠病毒感染誘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造成COVID-19長期症狀的兩個關鍵。

這個觀點被2021年5月19日《Nature》發表的耶魯大學文章所證實。該研究新發現了COVID-19的自體免疫問題產生。新冠病毒感染很可能引起更為持久的免疫紊亂,持續存在的自身免疫是加劇病情和產生後遺症的關鍵原因。

除了新冠病毒誘導的自身免疫反應,COVID-19長期症狀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新冠病毒導致的廣泛的臟器損傷。急性期的器官損傷會造成持續的病理改變,能否修復、及多長時間可以修改,還得不得而知

實際上,新冠病毒不僅能對肺臟造成嚴重傷害,也會影響其他組織臟器。《Science》發表的文章中,就論述了新冠病毒如何攻擊人體的主要臟器。毫無疑問,COVID-19損傷最嚴重的是肺部。奧地利的一項研究發現,肺損傷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輕:88%的住院患者在出院6週時仍有明顯損傷;到12週時,仍有56%患者有肺部損傷。

《JAMA Cardiology》於2020年3月25日發表了中國武漢的一項416例新冠肺炎患者研究結果,顯示20% 患者出現心臟損害。另外一項武漢的138例患者研究中,44%患者出現心律不齊;有研究顯示COVID-19患者可能出現凝血功能異常,可能會引起肺栓塞或者腦中風

另外,新冠病毒是通過與人體細胞上的ACE2受體結合進入到機體組織的。因為腎臟細胞同樣高表達ACE2受體,所以成為病毒的另一個重要靶標。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住院患者中有27%患有腎功能衰竭。

COVID-19患者的另一組引人注目的症狀集中在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除了腦炎性腦炎、癲癇發作和交感神經風暴,還有患者出現中風,有許多人報告嗅覺喪失。

除上述關鍵組織器官之外,腸道、肝臟也有受損,多有用治療用藥或過度應激的免疫系統造成的損傷,還有更多的COVID-19康復者報告了血糖異常。

目前,醫生的選擇非常少。因為人們對COVID-19長期症狀知之甚少。不過,一些國家的醫生已經開始採取行動。最重要的就是評估COVID-19康復者的身體狀況,確切掌握患者的病情。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

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防疫生活對策:如何防疫?疫情下食、衣、住、行對策一次了解!

整理包/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如何申請防疫補助?規定、條件、補助一次看懂

新冠快篩怎麼做?快篩、篩檢採檢 5 QA 一次看(不斷更新:全台快篩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