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接種完疫苗一週內要觀察哪些症狀?醫師提醒胸悶、腹痛也要注意

近期台灣陸續有新冠疫苗進來,疫苗覆蓋率也增加,一方面對全體的免疫力是好事,但另一方面,隨著施打的人越來越多,也聽到越來越多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除了最簡單的紅腫痛之外,還要擔心有血栓、皮膚過敏、甚至心肌炎的風險。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則表示,其實在誘發免疫反應的時候,本來就可能造成不舒服的感覺,也有可能造成原本疾病的惡化,所以在施打疫苗之後也要特別注意身體的相關症狀。

打疫苗為什麼會有不舒服?

「打疫苗目的就是要誘發免疫反應,然免疫反應確實會產生不適感,有時造成身體血行動力學的變化,是有可能讓原來慢性疾病突然間的急性惡化,進而造成死亡。」施奕仲說,而像是這種急性免疫反應,就有可能造成施打疫苗之後 3 天內猝死,所以這些有慢性病的高危險族群打疫苗時要特別注意,30 分鐘內的觀察也要做好做滿。

打完疫苗之後可能會在接種處出現皮膚紅疹等副作用。

可能會有的副作用

疫苗注射後 30 分鐘內

有可能引發急性過敏性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險。症狀包含:

  • 起癢疹
  • 舌頭或咽喉腫脹
  • 呼吸困難
  • 嘔吐、頭暈
  • 低血壓

打完疫苗後的 3、4 天內

可能有輕、重不同的副作用,因人而異,但卻很難完全避免。

  • 施打部位疼痛、紅腫
  • 疲倦
  • 頭痛
  • 體溫升高(發燒
  • 肌肉痠痛

施奕仲說,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務必要記得多喝水,若有症狀,吃點症狀緩解的藥物也很適當。比如發燒的話就可以服用普拿疼。

施奕仲表示,喝水可以幫助緩解副作用。

打完疫苗後的 4~7 天

基本上在打完疫苗後的 4 天,副作用基本上就會消失,如果每天還有持續以下症狀,就要立即反應、就醫,並告知醫師疫苗接種史,接受後續的治療與觀察。

  • 頭痛
  • 胸悶、胸痛
  • 異常的肚子痛
  • 肢體瘀青、腫脹、疼痛
  • 呼吸會喘、呼吸急促

文、圖/盧映慈

延伸閱讀
COVID-19/國內混打計畫進行情況曝光!國產疫苗也有機會混打嗎?
COVID-19/AZ混打莫德納研究怎麼看?張上淳:免疫反應優於打兩劑AZ
微解封日常/何美鄉籲:不再追求「零確診」思維!疫苗覆蓋率比清零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