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降級標準「不明感染源」為重要指標!指揮中心將排除感染舊案

隨著國內疫情趨緩,外界很也關心口罩及相關措施可以再放寬,指揮中心未來是如何規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未鬆口,僅表示會就疫情情況持續關注和討論。

越來越多國家開始採取與病毒共存的方式,漸漸放寬防疫措施,但各國狀況及疫苗覆蓋率也都不一樣,如今國內疫苗覆蓋率攀升也已經來到 58.72 %、劑次人口比為 77.85 %,台灣是不是會再降回二級?

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在答詢立委蔣萬安時坦言:「相關指標跟專家正在討論中」。而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又再度被此議題,陳宗彥說:「就各項指標來評估,不明感染源也是指標之一,原來指揮中心一級、二級都有些規範,會綜合下去做參考。」

只是到底如何評估不明感染源,先前舊案也會算嗎?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我們會排除掉已經久遠的感染個案,像是幼兒園老師抗體都是陽性,雖然屬於不明感染源,但已經不是近期感染,在計算降級指標就會排除,至於到底要算幾個潛伏期還會跟專家做討論。」

隨著本土持續趨緩,再放鬆管制措施是指日可待,陳宗彥仍強調:「還是會整個疫情狀況做決定,一件一件來做適度的放寬,讓社會適應這樣的生活,至於降級還是會依照國際狀況作為關注,不斷做滾動式討論。」

但不少民眾也抱怨,既然疫情趨緩,需多公共場域為了落實防疫規定,規定只能單一出入口進出

、做人流管制,擔心如果有災害發生會影響到疏散,陳宗彥回應:「所有相關都需要熟悉通道疏散撤離的機制,民眾依舊相關規定來進行。」

文、圖/王芊淩

延伸閱讀
首款抗新冠口服藥 正式向美國申請「緊急使用授權」
我有新冠後遺症怎麼辦?該怎麼診斷、掛哪科一次懂
整理包/年輕人疫苗副作用較嚴重?疫苗對「特定族群」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