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軟骨修復新「膝」望!杜元坤:老了也要走的健康
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提到,「醫生無法阻止人變老,但我們可以讓大家走的健康、走的好。」
大家常說,腳是人類的第二個心臟,當人不能在走動時,離開的風險值會上升許多,因此能走、能跑、能跳變成了醫生們最想幫助長輩們解決的問題之一。
而膝關節軟骨損傷就是常見的退化性疾病,根據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 15%,估計全台有 350 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甚至 58 歲以上長者,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有關節退化問題,這個毛病會除了因為上了年紀導致器官退化,部分人也可能因為意外、外力、運動傷害等因素造成軟骨損傷。
膝關節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當軟骨缺損相對比較不嚴重時,常見非手術治療會包括復健(熱敷、電療、股四頭肌強化)、口服藥物(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以及關節內注射(玻尿酸、PRP、羊膜生長因子等)。
而一般非手術治療雖能緩解症狀,但無法治癒軟骨缺損的問題,終究不能徹底解決患者困擾,因此軟骨缺損仍會隨著時間持續惡化,若膝關節軟骨嚴重缺損時,患者仍需要面對傳統的治療方式,那就是更換人工膝關節。
自己的關節總比人工的好
雖然說患者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後,一樣能正常行走、伸直、彎曲,但卻無法進行旋轉的動作,正常運動姿勢也因此受限,相較之下,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後,長回來的軟骨就如同天生的軟骨,可以應付所需要的姿勢與動作,不僅是日常動作,就連運動也不會受限。
至於裝置自體軟骨細胞的過程為何?杜元坤院長解釋,細胞層片移植手術分兩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醫師會先透過關節鏡手術,從患者非負重部位軟骨採集軟骨細胞,再將取得的細胞送到符合規範的細胞製備場所進行軟骨細胞層片培養,經過三到四週,待細胞層片順利培養完成後
第二階段,病人接受手術,將培養完成的細胞層片完全覆蓋住患者軟骨缺損部位,待四週後軟骨細胞層片穩定,之後即可漸進式運動。
對於每個病人都像家人,杜元坤:看他們返老回春真的很高興
今日記者會上,也邀請到了杜院長的病患,今年六十歲的郭大姐,而她因 20 多年來隱忍拇指外翻以及扁平足的傷害,導致膝蓋受到波及,郭大姊提到,回憶之前,在嚴重的時候,甚至想要坐到馬桶上,都得要雙手撐牆、緩慢往下移動,才能好好上廁所。
郭大姊表示,「當時求助了許多醫院,但都沒有太多的改善,而原本醫師也建議我等年紀大一些再來換關節,不過擔心年紀大復原能力恐變差所以拒絕,後來求助了杜院長,他建議我試試看「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而看他慈眉善目的樣子,當時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他。」
經過一年多的時間,郭大姊總共完成兩腿細胞層片移植手術後,現在終於每天早晨可以在自家附近斜坡走道散步 2、30 分鐘,不用繼續忍痛蝸步前進。
而對於郭大姊的案例,杜元坤院長也表示,「看到她能夠像之前一樣的散步跑跳,自己也是非常的開心,這些病人都像我的家人一樣,看到他們不需飽受病痛之苦,就是我一生最大的心願何目標。」
文、圖/張庭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