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敏體質的民眾,常常在聚餐過後,皮膚出現了過敏反應,或是罹患濕疹、蕁麻疹、接觸性皮膚炎、血管性水腫、藥疹等過敏性皮膚病的民眾,最想知道的問題是,自己到底是對什麼過敏?於是就產生了要做過敏原檢測嗎?以及過敏原檢測是否可靠的疑問。
常見的過敏原測試
若民眾因為過敏的問題,至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時,通常會有以下5種的測試方法。
1.觸性皮膚炎患者:通常針對化妝品或化學物品等接觸性皮膚炎患者、職業性皮膚炎或手部、足部濕疹患者會進行皮膚斑貼試驗(patch test in skin)。試驗的方法為,將疑似過敏原貼在背部或手臂的健康皮膚上,通常會經過1~2天後再去除掉疑似過敏原,然後觀察是否有過敏反應。其優點是安全性高,但因為需要較長時間檢測,所以在臨床上的檢測應用受到限制。
2.蕁麻疹、藥疹患者:快速突發性過敏性疾病患者,例如:蕁麻疹、藥疹等病患,會使用皮膚點刺試驗(skin prick test)及抓痕法(scratch test)。一般試驗方法是,先局部清潔消毒前臂受測部位2分鐘後,再將疑似過敏原的異體滴在患者的前臂,前者用刺針輕輕刺進皮膚表層,後者則用針刮出畫痕(不出血),若患者在15~30分鐘後,出現類似蚊蟲叮咬的紅腫現象,證明過敏原為陽性。
此外,還有皮內試驗法(intradermal test)將疑似過敏原的液體注射到上臂外側或後背皮內,待15~30分鐘,觀察患者是否有過敏反應?
3.食物過敏或吸入過敏:對於過敏原為食物或吸入物質的患者,會使用抽血檢驗的方式,去鑑別過敏原。或是將可疑的食物停掉兩個禮拜,視症狀有無改善;兩週後再加回去,看症狀是否惡化。若此停掉或食用此食物都都不影響,就表示食物不是過敏原。
看待過敏原檢測的正確心態?
很多過敏是非常難找不出原因的,通常會建議患者檢測過敏原,是到了服用類固醇了還是無效時,才會想說是環境裡有什麼過敏原導致過敏,才會建議患者抽血檢查。
此外,過敏是由於長期或反覆接觸過敏原導致,因此在不同時間點進行過敏原檢測,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若過敏性及病最近一直反覆發作,可依照檢測結果,避免接觸過敏原。
文/黃聖筑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