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時期的經歷會深遠地影響我們長大後的身心靈狀態,科學家發現,一個人成年後不久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取決於母親在孩子蹣跚學步時如何與其分享回憶。一項最新研究得出結論,母親和孩子之間的回憶共享,會在孩子成年早期減少憂鬱症狀,並能提升自尊心。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近期的一項研究顯示,母親在孩提時代如何與小孩分享回憶,會影響小孩成年後的身心靈健康狀態。這項研究發表在《人格研究期刊》(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上,是一項關於親子回憶介入的長期追蹤結果,其中 115 名幼兒的母親參與實驗,有一半被指示與孩童精心分享回憶 1 年。
精心回憶指的是與孩子們就日常生活事件的共同經歷進行敞開、豐富且反應良好的對話。具體來說,有詳細回憶風格的母親,經常以豐富的事實和情感細節與孩子討論過去的經歷,並提出開放式問題,且更大程度會確認孩子對於所講述回憶的理解,這是第一項顯示親子共享回憶對兒童青少年發展長期益處的研究。
精心回憶有助孩子身心發展
發展心理學理論認為,照顧者的回憶風格預測了兒童的自傳式回憶,在兒童早期進行精心回憶介入可以增強兒童的社會情感技能、語言和記憶發展。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因素從童年早期就影響著我們,並對孩子成年後的自我敘事身份產生深遠的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 21 歲的成年人在孩提時代就被教導這些回憶與對話技巧,那他們在回憶過往人生時,會表現出更強的因果一致性,也就是過去和現在的自我之間的深度連結,他們會講述更多關於人生轉捩點的故事,這些成年人也有更少的憂鬱症狀和更好的自尊心。
研究主要作者、奧塔哥大學心理學博士馬歇爾(Sean Marshall)表示,瞭解改善 18 到 25 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方法很重要,因為他們正經歷獨特的的人生階段。年輕成人在離開家進入大學或職場時,面臨著一連串的挑戰,研究想瞭解這些人在進入成年期時如何應對新的挑戰,並找到緩解心理壓力且有所轉變的方法。
領導此研究的奧塔哥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瑞茜(Elaine Reese)博士強調,兒童早期的「軟性介入」被證明對心理健康有持久的益處。此研究是同類研究中的第一項,鼓勵家庭、學校與幼兒的父母、老師一起針對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採取新的介入措施。
文/孫珞軒、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當治療異常走向接納多元!從《非常律師禹英禑》看自閉症與亞斯伯格
憂鬱症是因為大腦血清素失衡所引起?最新研究:沒有證據支持這個理論假設
青少年使用 3C 科技會危害身心健康嗎?研究:父母的態度扮演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