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5 在台快速傳播,本土個案已連日破三萬例,根據國外研究顯示,BA.5 不只潛伏期縮短,其傳播率也更高。
重症醫師黃軒表示,隨新冠病毒不斷突變,其潛伏期也越來越短,以往 Alpha 病毒淺伏期為 5.0 天、Beta 變異株 4.50 天、Delta 變異株 4.41 天,Omicron 變異株則為 3.42 天。
他表示,尤其 Omicron 變異株現已演變到第五代 BA.5,其潛伏期更縮短至僅有 2 天,「原始病毒株需要更多時間複製才能傳播,而後面突變的變異株,其突變特色為能更輕易離開人體、傳播,達成加速傳播率的目標。」
再次染疫半年內死亡風險增 114%
不只潛伏期,BA.5 的 R0 值也較先前變異株大,原始新冠病毒株 R0 值約為 2-3 左右,Alpha 變異株則為 4-5、Delta 變異株為 5-7 之間,而 Omicron 變異株其 R0 值為 10,為原始病毒株的 4 倍,也就是說 1 人感染後可傳給 10 人。
R0 值為基本傳染數(基本再生數),為流行病學傳染病控制成效的重要指標,該數值可用以評估確診者從染疫到康復或死亡期間,能傳染給幾個人,當 R0 值越大,代表病毒繁殖速度越快、人與人之間的傳染力越強。
此外,由於突變基因帶來的免疫逃脫,BA.5 再感染率(Reinfecion)大幅增加,而由於再感染機會增,患者感染後住院風險也增加 3 倍,根據美國研究,再次染疫會讓 6 個月內的死亡風險增加 114%。
研究人員還發現,感染兩次或以上的再次感染者,其住院風險也增加 3 倍,而容易再次感染並引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包括:
- 糖尿病
- 心肺疾病
- 腎臟病
- 腸胃疾病
- 神經系統疾病
至於如何預防感染 BA.5,黃軒醫師指出,「接種疫苗」就是最關鍵的保護措施!他表示,針對 BA.5,僅接種兩劑新冠疫苗對於住院保護力僅 22%,若完全接種三劑,其保護力為 77%、對於死亡的保護力也為 88%。
至於此研究結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七月中旬有日本報導認為潛伏期從 2.8 天縮短為 2.4 天,不過並沒有實際的正式統計。
此外,目前觀察到 BA.5 潛伏期仍是三天左右,並沒有比 BA.1 或 BA.2 短,指揮中心不會只參考小規模地方數據,就去調整相關管制措施。
BA.5 症狀,出現「這種頭痛感」就需注意
而目前已知像是喉嚨痛、持續咳嗽、疲倦等症狀皆為 Omicron 子變體 BA.5 的常見症狀,據印度媒體《Mint》一篇報導也解析,感染 Omicron 的頭痛通常為中度至劇烈疼痛且伴有壓力或刺痛感。
此外,疼痛的位置通常在頭部的兩側,而且通常會持續三天以上,另外,像是鼻塞和乾咳也很常見,感染 Omicron 後常見的症狀為:
- 流鼻涕
- 咳嗽
- 聲音沙啞
- 打噴嚏
- 疲勞
- 肌肉疼痛
- 頭暈
- 發燒
- 食慾不振、噁心
- 腹瀉
芝加哥公共衛生部專員 Allison Arwady 表示,他們觀察到隨著新變種出現,人們演變重症的可能性也變小,這也代表免疫系統能夠做出更佳的防禦以預防重症,此外,BA.5 的症狀還是主要存在於上呼吸道,且常見症狀以喉嚨痛、疲勞、發燒和流鼻涕為主,頭痛和皮疹則非主要症狀。
此外,南加州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發現,發燒、咳嗽和肌肉疼痛可能為染疫後的前期症狀,之後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或腹瀉,研究人員發現,與 MERS 和 SARS 等其他呼吸道疾病不同,COVID 患者可能會在腹瀉之前出現噁心和嘔吐。
研究人員指出,在某些情況下,消化系統症狀可能是染疫的第一個跡象,通常會在感染開始時出現,經過一天後可能會出現呼吸道症狀。
文/李祉函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COVID-19/疫情升溫沒買 BA.5 次世代疫苗?指揮中心:新型疫苗暫無供貨、BA.1 次世代疫苗可及時施打
莫德納雙價疫苗核准了!食藥署通過EUA「18歲以上成人」可主動追加接種
BA.5升溫「致死率未升高」 有2例40多歲個案皆因肝、胰臟共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