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大流行為何拖三年未結束?哈佛專家解答關鍵原因示警

COVID-19引起全球大流行已經步入第三年,各國從疫情高峰爆發到趨緩,多項邊境與防疫措施逐步鬆綁,然而包含歐美多國、WHO、亞太地區始終尚未解除新冠疫情的監測與警戒,民眾不禁想問「COVID-19大流行過去了嗎?」

多國幾乎已看不到COVID-19的強制政策,民眾的生活也逐漸恢復常態,但即便如此,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監測數據來看,美國過去一個月平均每天仍有3萬例的COVID-19確診病例、300多例的死亡個案,不算少數。

而台灣在過去28日平均每天仍有4萬多例確診個案,僅次於德、法,世界排名第三,自上個月10月13日取消入境隔離措施,改採自主防疫7日,預計還要在 11 月 7 日宣布鬆綁自主隔離部分措施,不少人卻已經對防疫措施感到疲乏。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左列處統計過去28天累計確診數最多前三名為德國、法國及台灣。

大流行要宣告結束極困難

哈佛醫學院醫學博士Robert H. Shmerling便指出,「要定義大流行如何爆發有一定的難度,要宣布大流行結束,同樣困難。」根據不同的字詞解析,「疾病大流行」定義常見有三種:

  • 在廣泛的地區、多個國家或多洲爆發疾病,影響大量人口
  • 由易感個體(指人群中容易感染疾病或暴露於致病因子)爆發並影響整個地區、大陸或世界
  • 一種流行於整個國家、大陸或全世界的疾病

但是沒有一個國家、公衛機構組織都有統一針對「大流行」的定義,且根據爆發區域、數據與條件不同,更難以宣佈大流行正式結束的時機。

等待大流行最終變成地方病

世界衛生組織 (WHO) 曾於 2020 年 3 月正式宣布COVID-19為全球大流行疾病,如今已經 2022 年仍橫行各國,且根據冠狀病毒容易變異的特性,從武漢原始株、Alpha、Delta、Omicron跟數不清的分支,彷彿看不到疫情的盡頭。

Robert H. Shmerling表示,多數科學家都知道病毒的演化只會與人類共存,最終疫情大流行會轉成地方病,例如流感或普通感冒,也就是說感染仍然存在於一個地區或人口中,但行為是可預測的,且病例和死亡人數不再激增。

但等待大流行過去之前的這段期間,隨著各國的鬆綁措施逐漸開放,確診、死亡數仍在發生,對於厭倦防疫政策與限制,或者對疫苗等措施抱有懷疑態度的人,卻有「COVID-19已經結束了」的錯覺,更容易忽略最基本的防疫措施。

秋冬4大防疫措施仍有必要

  1. 及時了解疫苗接種情況:包含了解最新的接種政策、評估自身疫苗接種的進度與自身健康。
  2. 避免室內活動:秋冬天氣寒冷,民眾傾向往室內移動,但請將人多擁擠的室內活動改為室外活動較佳。
  3. 確診請自我隔離:如果有COVID-19症狀未篩檢或已經快篩陽性的民眾請自我隔離。
  4. 高風險環境請戴口罩:例如擁擠室內環境、交通工具中,請維持配戴口罩。

專家提醒,面對隨之而來的秋冬季節,無人預估疫情會上升會下降,面對COVID-19大流行第三年,當前最重要的防疫措施是要避免持續性的感染、避免增加死亡數目,因此即便國際社會逐漸鬆綁,仍要維持常識性預防措施。

文/謝承恩  圖/楊紹楚

1.哈佛健康「COVID-19大流行結束了嗎?」
2.約翰霍普金斯大學COVID-19各國監測數據
3.台灣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