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發現!口腔「油脂細菌」恐是牙周心臟病主因

楊雨瑄/綜合報導

 

美國牙周醫學會證實,牙周病患者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是沒有牙周病患者的兩倍,而導致「牙齒與心臟病」的關鍵是「細菌」與「血液」。根據多項研究都發現口腔細菌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特別是牙周病所引起的細菌感染。牙周病是因不良的口腔衛生所引發,牙齦發炎遭細菌破壞,齒肉分離易藏污納垢,便成了細菌進入齒槽骨和體內的大門,再透過血管流到身體其他部位,造成血管壁發炎、管徑變差,恐助長了動脈粥狀硬化、血栓形成,增加心肌梗塞、中風的機率,甚至感染性心內膜炎。


新研究發現:「油脂細菌」恐是主因
由於心血管疾病與動脈血管中的脂肪栓塞有密切的關係,普遍認為脂類與我們攝入高脂肪高膽固醇類食物有關,但是最近有新發現,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類脂研究雜誌」上報告指出「血管中的脂肪不僅來自食物,可能還來自口腔細菌」,而這可能也可解釋為何牙周病常與心臟病相關。

研究人員分析動脈粥樣硬化者的樣本,發現了特殊的脂類。該脂類分子與普通哺乳類生物體內脂類的化學組成不同,研究人員認為它們屬於一種特定的細菌家族,因此稱之為「油脂細菌」,它們會不停地產生大量葡萄串狀的微小脂質泡,生產出很多脂質。

一般而言,這種細菌只在口腔和胃腸道中活動,會引發牙周病,卻不會侵蝕血管;它所產生的脂質卻能輕易穿過細胞壁進入血液。

而當這種細菌脂質入侵血管時免疫細胞就會作出反應併發出警示信號,此時血管壁就會發炎和增厚,造成腫脹和分裂,形成斑塊、栓塞和疣狀增生,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動物實驗證實,細菌可能與心血管疾病相關
美國心臟專科醫師Thomas E.Levy跟牙髓專科醫師Robert Kulacz共同著作的《牙醫絕口否認的真相-致命的毒牙感染》ㄧ書中提到,ㄧ位15歲小男孩因為ㄧ顆臼齒的疼痛最後引發病毒感染,造成心內膜炎,七個月後急性發作死亡,而從這顆感染的牙取出的牙隨被注射至30隻兔子身上,最後有28隻因為心內膜炎死亡,且確定有鏈球菌。

另從ㄧ位49歲被診斷有心肌炎的男子身上取出兩顆受感染的臼齒做厭氧培養,注射至兩隻兔子身上,一隻12小時後死亡,另ㄧ隻心臟變得肥大,且心律不整。而在拔除受感染的牙齒後,患者的症狀都有所改善,因此研究人員的結論為:口腔細菌是這種疾病發展的一個危險因素。


注意口腔衛生,預防牙周病為上策
有臨床研究指出,患有牙周病的動脈硬化患者,若有好好治療控制牙周病,後來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比沒有控制牙周病的患者要明顯降低。

因此,建議牙周病患好控制病情積極治療,而ㄧ般人更是要注意口腔衛生清潔,定期勤更換牙刷,使用漱口水及牙線,不要忽略牙齦細菌的清潔,每半年洗牙及檢查,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

如有牙齦萎縮、發炎、腫脹、流血就需提高警覺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