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報告/疫情死亡代價超乎想像!當心超額死亡、平均壽命與癌症警訊

國際學者在長達三年之久的新冠疫情,發現判定為因確診死亡的人,在過去兩年間討論度較高,但原本罹患慢性病或癌症者因延後就醫、醫療量能排擠,而導致提前死亡的個案,則在近一年被高度重視,更是延續性的死亡警訊。

「疫情導致死亡的代價,不只有數據上看見的死亡數,還可以從超額死亡看出端倪。」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薛承泰表示,「超額死亡」,意指疫情期間的死亡數減去非疫情間的死亡數,數字大即能得知台灣受疫情影響程度有多大。

Omicron衝擊超額死亡創新高

台灣 2019 年至 2022 年超額死亡人數及官方新冠死亡人數統計。資料來源:內政部、薛承泰教授

根據內政部調查,台灣首波疫情的 2021 年裡,國內總人口死亡數為 18.3 萬人死亡,高於疫情前的 17.5 萬人,薛承泰分析,「 2020 年、2021 年是暖冬也沒有流感大爆發,死亡人口衝擊理當平緩,若排除固定老化人口,代表有 5 千多名超額死亡,這其中包含了確診者、染疫黑數,或是受醫療排擠而『提早過世』的人。」

到了疫情第二波衝擊之下,Omicron 的感染力和死亡人數也創新高。根據今年統計處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 年總人口死亡數為 20.7 萬人,比疫情前多約 3.2 萬人,薛承泰說,扣除每年固定老化人口,估計有 2.75 萬人屬於超額死亡,其中當年度有人因 COVID-19 過世者 1.4 萬人,剩餘 1.35 萬人主要為未被官方所統計到的死亡個案或因醫療量能排擠的死亡個案。

疫情過後平均壽命變短了

110年簡易生命表全體壽命五年來首度下降。資料來源:內政部

另外也因為長者死亡數為多數,2021 年國人平均壽命五年來首度下降 0.46 歲,根據內政部公布「 110 年簡易生命表」,國人的平均壽命 80.86 歲,比疫情前 81.32 歲降低,且男女都有下降趨勢。

薛承泰說, 2022 年 Omicron 疫情爆發,「疫情確診數更多,對老與幼的衝擊最大。」 2022 年因死亡數更多,對於台灣的平均壽命也有縮短的衝擊。

癌症篩檢降低、癌症時鐘加快

疫情間多家醫院臨床醫師皆發現,受到醫院降載影響,包含部分回診、健檢都必須暫停,加上民眾擔心在醫院染疫,缺乏健康追蹤與治療,連帶的使病情控制不穩定,其中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癌惡化也是「提早死亡」的因素之一。

國民健康署癌症篩檢資料顯示,2021 年四癌篩總檢量為 388.9 萬人,發現的癌前病變數為 3.9 萬人,癌症數為 7537人。相較 2020 年減少 14.6 %篩檢量;較 2019 年沒有疫情減少 23.4 %,對於民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相當不利。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指出,「 2021 年的癌症時鐘較 2020 年加快20 秒,台灣每10分10秒就有1人死於癌症,原因可能與 COVID-19(2019 冠狀病毒疾病)有關。」衛福部首次將 COVID-19 死因列入排名,暫居第 19 名值得觀察。

COVID-19可能成為前三大死因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認為,新冠肺炎無疑的是百年以來台灣人所經歷的最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在台灣的疾病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疾病像新冠肺炎一樣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讓全國 30% 的人口感染、超過 1 萬名台灣人染疫死亡。

他表示,「2022 年新冠肺炎未來可能是台灣第三大死因,超越 2021 年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第五名到第十名的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台灣主要疾病死因。」

因此,後續 COVID-19 產生的長新冠症候群,也可能是未來影響台灣人健康最重要的致病危險因子之一。以 2022 年以來的 Omicron 疫情顯示,台灣應設法將疫情壓制在「低感染數」和「低死亡數」,否則衍生的健康問題將更加惡化。

文/謝承恩 圖/黃懷賢、周蕊蝶

◀︎ 上篇
下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