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統計,台灣新冠確診死亡人數截至 2 月初,累計突破 1.7 萬人,其中有 9 成為 65 歲以上長者,特徵多為有多重慢性病、癌症或心血管疾病、肺炎等狀況,也讓「高危險族群」成為防疫的致命傷。
曾任衛生副署長、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與台北縣衛生局長的李龍騰,歷經 2003 年抗 SARS 危機與 2019 年的 COVID-19兩大戰役,疫情期間甫接任台北仁濟醫院院長兩年的他,位處萬華重災區,不只是疫情的第一戰場,更是北市「最老」行政區,深感台灣醫療調度與資源不足,讓老年人成為疫情犧牲者。
醫療應變不及!萬華重災區救不完的病人
回憶新冠病毒爆發之際,他在武漢演講並在當地醫院參訪時,嗅得一絲風雨欲來的氣息,「醫師悄悄跟我說,武漢當地爆發疫情,跟當年 SARS 的味道很像。」返台,中央流行指揮中心便迅速成立坐鎮指揮。
「台灣當機立斷宣布實施邊境封鎖,所有防疫物資不得外銷、還擴增口罩產能,疫情第一年守得很漂亮,但到了第二年卻很淒慘。」李龍騰說,三加十一事件成為疫情檢討的眾矢之的,最後從機師引爆萬華阿公店大規模感染。
Alpha 病毒於五、六月席捲雙北,各地醫療院所全都風聲鶴唳、病床滿載,「萬華某醫院的病人發燒,沒病床敢收,跑來仁濟醫院求助,當下 X 光一照,兩片肺部全白。」他趕緊開轉診單,將病人送至台大急診治療,幸運撿回一命。
但李龍騰直言,「台灣醫療雖然可近性高,老年人就醫便利,但遇到重大疫情,當年因等不到病床,死在家中的長輩不在少數。」面對篩檢量能不足、急診人滿為患、雙北病床調度應變不及,都是疫情下的致命傷。
不讓老人成亡魂!比疫苗更重要的基本功
現今次世代疫苗與藥物研發的速度,追不上新冠病毒的變異,國際人盡皆知,甚至疫苗伴隨的副作用與不適症狀,也讓疫苗猶豫問題成為催打阻礙,更是無解的難題。
李龍騰認為,若想要避免下一次遭逢疫情的衝擊,外界將矛頭指向「老人不肯打疫苗」或「疫苗覆蓋率」不足,催促接種以杜絕死亡與重症的發生,已不合時宜,即便政府將經費挹注在疫苗與藥物,也無法阻止確診與死亡發生。」
如今 Omicron 死亡率從百分之十降到萬分之三,毒性已經比流感還要低,但伴隨而來的長新冠問題,讓「老年善終」、「健康老化」變成大考驗。
他列舉,許多長者因心肌梗塞、中風、心肺衰竭,不敢回診便誤了救援時機,還有病人身體不適,一拖就是三年,回診發現已是癌症末期,後期均需投入大量的醫療成本,更該通盤檢討醫療調度、資源排擠及高齡健康惡化的隱憂。
疫後全身而退!健康老化做足三個關鍵
首要之急是增進基層院所的應變能力、定期汰換藥品、口罩、防護用具等防疫物資,加強人才儲備,「當基層為突發公衛事件預留保留資源,就能分擔大醫院壅塞的病人、不讓醫護限於風險之中,還有足夠人力照顧非確診患者。」
第二,疫後應改變大眾對健康的認知,「自己的健康自己負責,不是遇到疫情才來彌補。」台灣長者普遍缺乏運動習慣、長照品質良莠不齊、居住條件不佳、缺乏身心娛樂與活化課程、篩檢及罹病警覺性不足,易讓小病轉成大病。
第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是疫情最大的殺手之一,當老年病因越發複雜、長期缺乏慢性病用藥整合,長輩需要多次至醫院拿藥,增加院內感染風險,加上專科各自為政,很難達到整合與病情控制,國家應比過去更看重「老年醫學科」專業,以提供更有品質的多重慢性病人的整合照顧。
若能以健康老化為目標,讓健保資源能有效應用於新藥、基層醫療,等於是替台灣長者族群與醫療系統打造「好體質」,無論在遭逢疫情衝擊或後疫情時代,更能快降低災害並全身而退。
文/謝承恩 圖/黃懷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