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親子, 親子焦點, 幼兒成長營養, 嬰兒疾病醫療, 學齡前疾病醫療, 嬰兒健康(0歲), 幼兒健康(1-2歲), 學齡前健康(3-6歲), 健康醫療
護理師拉幼兒手釀脫臼!太用力拉幼童手小心「牽拉肘」找上門 日常 4 大 NG 行為要避免
日前桃園某幼兒園有名入班協助的護理師因用力抓孩子的手,甚至將孩子從座位拉起、懸空,最後竟釀成孩子左手脫臼,如此行徑被家長指控管教不當。醫師指出,太過用力拉孩子手可能會造成「兒童扯肘症」,俗稱牽拉肘,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動作要避免,才不會造成幼兒手肘傷害。
用力拉扯孩子的手,其實是一個會造成幼兒手肘傷害的 NG 動作,會造成孩子發生扯肘症(或稱拉肘症、保母肘、牽拉肘)。橙安親子診所院長陳敬倫指出,幼兒手肘脫臼通常是因為不當施力引起的橈骨頭脫位,大多發生在 3 歲以下,發生時孩子患肢會因疼痛而呈現下垂、不敢出力或伸手拿取物品的情形。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江明弘曾說明,扯肘症為孩童常見的手肘傷害,發生的高峰大約在 1 至 3 歲,5 歲以上就很少發生。此階段孩子的韌帶較為薄弱、鬆弛,一旦受到拉扯即可能滑出韌帶而成為半脫位狀態。而發生發生拉肘症的孩子,通常會因疼痛而哭鬧,不願意活動被拉扯過的手臂。做出發扯動作的大人可能有也會感受到,甚至聽到手上傳來類似「啪嗒」的感覺。
扯肘症的診斷,大多依賴病人的病史,或醫師直接的檢查及詢問發生過程。X 光檢查其實沒辦法看出橈骨頭脫位等問題,主要是為了排除是否有其他傷害(如骨折)的可能。江明弘也補充,如果受傷過程非常典型,甚至可以免去 X 光檢查。只要及早發現並經復位後,孩子通常可以自行活動受傷的手,也會明顯不再疼痛,不需要另行固定,但照顧者短期內應避免再度拉扯造成復發。
究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動作家長要記得盡量避免呢?陳敬倫提到日常 NG 行為像是旋轉飛機、人體盪鞦韆、懸崖勒馬、一秒脫衣法等都是會不當施力,而造成幼兒扯肘症的動作。尤其,如果脫衣服太粗魯,過程稍微不順,就等同於拉扯小孩的手,之後可能發生脫臼。
另外有些家長在抱 3 歲以下幼兒,甚至嬰兒時,有時會拉孩子的手再將孩子抱起來,這也是 NG 行為,陳敬倫補充,若要抱小孩,從腋下當然比拉小孩的手來得安全。因此家長在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這些動作,才能保護好孩子的骨頭,以免脫臼或扯肘症的發生。
文/陳韋彤 圖/孫沛群
延伸閱讀
書包太重影響孩童的肌肉不是骨頭!骨科專家:對的方式背書包才能護脊椎
把握學齡前矯正黃金時期!爸媽最焦慮的幼兒足部5大問題:扁平足、W坐姿、內外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