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胸口悶可能是得肺癌!癌症致死率之冠「肺癌」,症狀原因一次看

肺癌一直是國人癌症的頭號殺手,初期往往無明顯症狀,等到發現時常已是末期,且近 10 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大部分人認為,抽菸是導致肺癌最致病的因素,其實在台灣,肺癌患者的抽菸比例不到 5 成,到底要如何破除肺癌錯誤迷思?

Heho整理包 症狀及原因

癌症致死率之冠的「肺癌」是什麼?造成原因有這些

根據衛福部所 2021 年度公布的國人 10 大死因統計,癌症已經連續 40 年都維持第一名,而之中最致命的前 10 大排名由肺癌連續 18 年奪冠,光 2021 年就有約一萬名患者死於肺癌,發生率也是排名第二,儼然成為台灣的「新國病」。

造成肺癌的兩大主因分別為「基因的穩定性」及「環境致癌物」的刺激。根據中央研究院與臺大醫院團隊 2020 年發表的研究成果,發現台灣肺腺癌的癌細胞突變印記,以「APOBEC」酵素突變為主,分析患肺腺癌的病友,有高達 74% 從沒抽菸且小於 60 歲的女性,體內 APOBEC 酵素突變程度高。

一旦 APOBEC 使基因變得不穩定,加上暴露於環境致癌物,例如如二手菸、空汙等,容易使基因受到破壞,最終導致細胞癌變形成腫瘤,因此研判 APOBEC 酵素突變,應是早期觸發肺腺癌的因素。

久咳不癒胸口悶難道是得肺癌?以下症狀要注意

  • 原因不明的咳嗽超過2至3週:醫師表示,如果肺癌的腫瘤長在肺部的中央的話,病患很快就會有咳嗽的症狀,這種早期發現的,比較有開刀的機會。如果不明的咳嗽超過2至3週,最好要就醫檢查。
  • 合併呼吸困難、胸痛:如果肺癌長在肺部末端,通常要很嚴重才會產生咳嗽症狀,很容易拖到晚期才發現。不過醫師指出,如果長在肺部邊緣侵襲到肋膜,胸口就容易產生劇痛;如果長在腋下,手臂可能會莫名麻木,所以如果呼吸時胸痛,就是一個明顯警告。
  • 咳血、咳出帶血的痰:通常咳嗽不太會咳出血,一旦有咳血症狀一定要立即就醫。醫師解釋,腫瘤會有出血的狀況。另外,其他像是腸胃道出血、心臟瓣膜狹窄、心臟衰竭造成肺水腫、服用抗凝血劑,也可能造成出血。
肺癌有症狀嗎?3個症狀要留意

我從不吸菸也會得肺癌? 國內發生率攀升

根據衛福部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女性肺癌發生率排行已由第三名攀升至第二,僅次於大腸癌。過往都認為肺癌跟抽菸做連結,其實許多女性肺癌患者都沒有抽煙,統計下也確實發現6成的肺癌患者沒有抽菸習慣。

在台灣,沒有吸菸的患者是肺癌大宗,且女性患者有大幅攀升趨勢,吸菸者、二手菸、三手菸的致癌機制, 在國內外眾多研究中都已被證實,但不同於歐美之肺癌患者主要以重度吸菸者為主,依照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肺癌患者中,從來不吸菸者還比吸菸者較高。

煮飯、抽菸屬高風險群還有這些人要特別注意

  • 廚房油煙:追蹤台灣女性肺癌患者,在30年內增加了4倍,其中93%不抽菸,5成的人生活與工作環境沒二手菸,廚房油煙是一大元兇。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也顯示,一天煮2餐,烹飪10年以上的人,得肺腺癌風險是一般人的1.78倍。
  • 空氣污染:國人不吸菸而罹患肺癌發生率是美國2倍,90%以上為癌症第一期,證明環境確實有一些致癌物質,而日漸嚴重的空氣汙染,尤其是PM2.5被認為是造成肺腺癌的頭號兇手。
  • 二手菸:國際癌症研究署曾歸納出各國研究結果,顯示從未吸菸者暴露於週遭家人或工作場所的二手菸環境下,罹患肺癌的風險會提高20%~40%。
  • 暴露於高致癌工作環境:例如暴露於如氡、石綿、二氯甲基醚、多環芳香烴、鉻、鎳及有機砷化合物等的致癌物環境中,尤其石棉與肺癌的發生存在明顯的相關性,需要特別提防。
  • 有肺癌家族病史或曾罹患肺病者:如果家中的直系親屬有兩位以上罹患肺癌者,得肺癌的機會為一般民眾5~7倍,這可能和遺傳基因的易感性及家族成員共同曝露在相同的致癌源有關。至於曾經罹患肺結核或其他肺部慢性疾病患者,因為肺組織受損或肺內分泌物過多,也會使罹患肺癌率提升。
  • 吸菸者:吸菸者雖然罹患肺癌的機率高,但屬於肺腺癌的比例卻並非最高。據臨床統計,高達80%的患者是吸菸者或曾經吸菸者。如果一天要抽一包菸長達20年罹患肺癌的機率約為不吸菸者10倍。
引致肺癌高風險的6種因素

肺癌有可能引起哪些併發症

如果沒有即時發現罹患肺癌,病情有機會進一步惡化,造成更多的併發症。例如癌細胞持續長大,有可能會造成氣管的堵塞,導致大量液體堆積在肺部的周圍,患者在吸氣時因肺部無法得到全面伸展而出現呼吸困難的狀況。

若癌細胞不幸擴散到肺部的內膜或腦、肝、骨骼、腎上腺等其他部位,有可能會感到全身疼痛、噁心或頭痛等不舒適,也會變得更難治療。

1. 諮詢專家:
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主治/王金洲醫師
國泰綜合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顏銘宏醫師
澄清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劉杜鎮醫師
台中榮民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楊宗穎醫師
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副院長腫瘤外科部主任/陳晉興醫師
2. 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