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親子, 小學生疾病醫療, 學齡前疾病醫療, 學齡前健康(3-6歲), 小學生健康(7-12歲), 健康醫療
特殊需求兒少怕看牙、怕治療怎麼辦?讓跨專業團隊幫忙 減輕寶貝的就診障礙
一般年紀小的孩子進入牙科診所或門診看診,躺在治療椅上難免心裡恐懼,更何況是特殊需求的孩子,他們可能更無法專心或更難理解醫師指令,也間接造成醫療上的困難。醫師指出,治療這群相對敏感的孩子,需要跨團隊的資源整合,才能減少他們的就診障礙。
7 歲的小育(化名)是個高度敏感的孩子,同時伴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且合併輕度自閉症,在學校因為無法專心與個性衝動,造成他在社交關係中的不易。亞東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賴俊成分享,台灣受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自閉症困擾的孩子,分別為 1% 與 10%;美國則是 2.5% 和 9.5%,臨床上碰到他們前來看診的比例並不低。
賴俊成指出,特殊需求兒少較常於就診過程中,因行為難以控制,而無法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像小育就曾有嚴重的齲齒問題,他口內有許多原發性齲齒和填補物下的繼發性齲齒,但因其高度敏感的個性,初進診間時比同年齡層的小孩更加害怕並哭鬧。賴俊成回憶,當時小育悽慘的哭聲連診間外走廊都聽得一清二楚。
不過與小育短暫接觸後,賴俊成便發現,小育僅有輕度的自閉症,並不是完全無法配合,仍可完成簡單的口內檢查與交流對談。因此他評估後,決定與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麻醉科共同合作來替小育診治。精神科透過藥物控制,擔任穩定小育情緒並加強注意力的角色;麻醉科則在治療過程中,負責評估小育身體狀況與呼吸道暢通。
賴俊成進一步說明,兒童牙科方面則負責牙科採取行為引導,如避免直接檢查口腔造成高度觸覺敏感,改從肢體的遠端開始深度觸摸,增加其配合度,並在小育無法忍耐某些治療程序時,設立停損點,順利完成口內拍照,全口根尖片檢查與補綴治療;並在小育全身麻醉下進行大範圍的根管治療,製作不銹鋼牙套。
「許多慢飛天使因為就診障礙,而未即時獲得完善照護,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間。」賴俊成呼籲,台灣醫療健保、補助還算完善,因此有治療困難的孩子可透過部分自費補助,並搭配跨專業團隊完成治療,同時亦能減輕不少照顧者在照護上的負擔。他希望能維護更多特殊需求兒少的口腔健康,讓他們擁有一個「牙齒不痛」的童年。
文/陳韋彤 圖/孫沛群
延伸閱讀
2/1 起幼童塗氟要帶「雙證件」!塗氟對幼兒有哪些好處?
疫情間兒童少回診牙醫恐致蜂窩性組織炎!醫教 3 招守護孩子牙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