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文獻統計,腦中風後造成殘留症狀的比例,約為 50 至 70%,所幸近年運用神經復健新興療法:腦部磁刺激、機械手臂、虛擬實境和腦機介面,幫助中風病人加速康復,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
當腦部血管發生阻塞或破裂,進而導致腦部缺血或出血的疾病,便是所謂的「腦中風」,為目前全球導致殘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安南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蔡銘駿指出,腦中風殘留症狀的出現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腦部缺血面積大小、損傷區域位置、損傷時間、個體身體狀況等。他以「缺血性腦中風」為例,就算在急性期接受血栓溶解治療(rt-PA),或者脈血管內血栓移除術(EVT),仍有相當高的比例造成殘留症狀。
療法 1:腦部磁刺激 促進神經再生和改善運動與認知功能
不過,神經復健近年來運用腦部磁刺激,在腦中風治療方面取得最新發展而引起廣泛關注。蔡銘駿表示,腦部磁刺激技術是一種非侵入性、無創的神經調控技術,可以通過刺激大腦皮層,促進神經再生和改善運動與認知功能。
蔡銘駿分享 2015 年國外一項研究發現,低頻磁刺激可以促進腦中風患者的手臂運動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且效果能持續至少 6 個月。2012 年另外一項國外研究顯示,高頻磁刺激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空間認知和執行功能。因此,近年新興的腦部磁刺激技術,如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和經顱交變電流磁刺激(tACS),也被應用於復健中。
蔡銘駿提到,腦部磁刺激技術也可與其他復健方法結合使用,來進一步促進神經再生和改善功能。他舉例 2019 年一項研究證實,結合低頻磁刺激和物理治療,可以顯著提高腦中風患者的手臂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綜上多項研究所述,他認為腦部磁刺激技術在神經復健中的應用,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並且新興的技術如 rTMS 和 tACS 也有望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為腦中風患者帶來更好的選擇。
療法 2:機械手臂 助患者進行精確、反覆和持久的運動訓練
除了腦部磁刺激,蔡銘駿表示,機器人手臂也已在神經復健方面廣泛應用。他解釋,機器人手臂通過對患者的肢體進行運動控制和重力補償,可以幫助患者進行精確、反覆和持久的運動訓練,從而提高神經復健的效果,並增加神經系統對運動的適應性和可塑性。
蔡銘駿提及,已有研究表明機器人手臂在腦中風患者的上肢復健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例如一項機器人手臂研究發現,腦中風患者的上肢運動功能在機器人手臂輔助下,其手臂的最大主動伸展角度和最大主動彎曲角度,分別提高了 30% 和 25%,連帶患者的運動控制和協調能力,也得到了明顯改善。此外,機器人手臂還可以測試患者的運動功能和康復進展,並根據患者的情況調整訓練計劃。
療法 3:虛擬實境 提高患者手臂運動和生活自理能力
至於神經復健於腦中風治療的臨床研究最新進展,蔡銘駿介紹了虛擬實境和腦機介面等技術,運用於促進神經再生及改善運動和認知功能。他進一步說明,2015 年一項研究發現,使用虛擬實境訓練,可以提高患者的手臂運動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此外,虛擬實境也可以輔助患者恢復語言能力,例如通過建立互動式對話場景來促進口語表達。
療法 4:腦機介面 協助患者恢復下肢運動及語言能力
腦機介面技術是近年熱議的新興研究領域,蔡銘駿解釋,腦機介面是通過植入電極或使用無線傳輸的腦電圖,來解讀患者的大腦信號,進而實現對肢體運動和認知功能的控制,並助患者恢復下肢運動功能。此外,亦有研究表明腦機介面可協助患者恢復語言能力。他指出,由此可見虛擬實境和腦機介面等技術,在神經復健中的臨床應用不僅已獲關注,還取得了良好效果。
蔡銘駿總結,腦中風後殘留症狀雖高達 50% 至 70% 左右,但經由神經復健在腦中風治療方面的多元治療,包括腦部磁刺激、機器人手臂,以及虛擬實境及腦機介面等新興技術的應用,相信能為腦中風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
文/賴以玲 圖/孫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