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親子, 親子焦點, 嬰兒疾病醫療, 學齡前疾病醫療, 幼兒疾病醫療, 食藥安全, 嬰兒健康(0歲), 幼兒健康(1-2歲), 學齡前健康(3-6歲), 健康醫療
新北幼師竟餵幼兒吃「安眠藥」!長期服用會情緒暴躁、自殘?兩大健康危害一次看
新北市某家幼兒園女老師遭爆料,為了方便管教學生,竟然長時間餵安眠藥給幼生吃。兒科醫師指出,如果孩子一次攝入高劑量的安眠藥,輕微出現意識不清、嗜睡等反應,嚴重可能會呼吸抑制;甚至長時間地服用安眠藥後停藥,還可能產生情緒暴躁、哭鬧等戒斷症狀。
日前有家長發現,孩子有情緒暴躁、精神不濟及嗜睡等問題,追問後小孩才童言童語地透露在中午睡覺前,老師都會用小杯子讓他們「吃藥藥」,父母原先十分不解,孩子沒生病,也沒有交餵藥單給園方,才發現教師疑似有餵藥行為。原來是一名幼兒園教師會在孩子午休前讓他們服用安眠藥,以利管教。
12 歲以下兒童不能吃安眠藥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共 3 名幼童遭到餵藥,都已前往醫院接受藥物檢驗,其中 2 人的結果出爐,一人被驗出苯重氮基鹼殘留,另一人則是巴比妥,且巴比妥是屬於四級毒品的藥品。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指出,苯重氮基鹼是目前安眠藥中較常見的成分,而巴比妥因為成癮風險高,因此現在幾乎不會作為安眠藥使用,如今是用於年紀較小患者的癲癇治療。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無論安眠藥中的成分為何,一般醫師處方也不會開立安眠藥給幼兒使用。李敏駿說明,家長若有孩子晚上總是睡不好,或因生病無法順利入睡的困擾,醫師通常開立的藥物為抗組織胺,尤其第一代抗組織胺具嗜睡的副作用,給予孩子服用,就會有顯著想睡的效果。
李敏駿補充,即便需要使用安眠藥,至少是給予 12 歲以上的青少年使用,且開藥過程的診斷也會相當謹慎,經評估後確定病患可能有身心疾病、難以入眠的需求,才會開立安眠藥,但通常不會讓青少年患者長時間服用。
長期或過量服用安眠藥才會傷害身體
如果孩子不慎服用安眠藥一次,只要不過量,基本上不用太擔憂。李敏駿指出,安眠藥之所以會對孩子產生影響,主要是因為「服用一次且劑量過多;或長時間服用」。雖然都是吃進安眠藥,但對孩子造成的健康風險有些不同,不同之處如下:
- 服用一次且劑量過多:症狀多以嗜睡、意識不清為主。但嚴重恐出現呼吸抑制的狀況。
- 長時間服用:長時間的副用藥物後停藥,恐出現戒斷症狀。包括變得情緒不穩定、暴躁、坐立不安,嚴重出現譫妄的狀況(有幻覺或精神錯亂),甚至浮現自殘自傷的想法。
病童出現戒斷症狀家長難應付,住院治療最好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戒斷症狀,最佳選擇是住院治療。李敏駿強調,孩子若較難安撫,家長也很難自己照顧,有時意外就容易發生在這時候。因此送往醫院,由專人照顧,應付他們的戒斷反應是最好的選擇。至於治療多久才能痊癒,並沒有正確的答案,預後仍會因個人狀況的不同而產生差異。
李敏駿補充,戒斷症狀的治療也常出現在媽媽酗酒或吸毒,導致新生兒從出生開始就有毒癮、酒癮,受「新生兒酒精戒斷症候群」或「新生兒毒品戒斷症候群」所苦,這樣的嬰兒皆須在醫院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才能痊癒。
文/陳韋彤 圖/孫沛群
延伸閱讀
《陽光先生》女星朴寶美 1 歲兒「熱痙攣心臟驟停」!幼兒熱痙攣發作時,家長照護記得 3 原則
4 國小生加「黃金葛汁液」進同學水壺!誤食毒植物恐出現 4 症狀 醫提醒:千萬別幫孩子催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