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醫界人力荒,有上千名護理師出走,急診病床難以消化負荷來診量和等待入院的病人,日前就有一名護理師在臉書分享有 7 大棘手事項,不知不覺成為壓垮護理師成為最後一根稻草。
疫情三年過去,醫護上下一心擠乾自己的精力與時間與台灣防疫站在最前線,然而薪資待遇與超長工時都是遲遲不見改善,直到 COVID-19 過後,護理師缺工問題更加劇烈,引爆醫護離職出走潮。
醫護工作超時月薪僅 36K
護理師蘇閔貽在疫情期間於第一線擔任防疫人員,但隨著醫院待床變多、來診量變大、人力不足,也讓她心痛寫下《你知道嗎!以後可能不會有護理師了》一文,替高飽和、緊繃和待遇扭曲的醫護環境抱不平。
她表示,護理師從大家所謂的「餓不死」的行業,變成「低薪」的工作,以一名從大學畢業、特殊單位、純白班的醫護,至少要上 12 時的班,但月薪含勞健保平均只有 36 K,比餐飲業、保全都還要低。
而且天你要提早到單位點班,最怕病人治療多、壓線接新病人、壓線病人突然插管 CPR ,但既使沒有上列情況,醫院的雜事仍會多到連紀錄都寫不完,晚下班 2 至 4 小時都是常態。
醫護包山包海還得被客訴
蘇閔貽表示,護理師的工作包山包海,不只要照顧病人,還要修電視、修電腦、找病人、追醫囑、做治療、送檢查、送開刀、接住院、送出院、點器械藥材衛材、找醫生、找病人、打紀錄、執行醫囑…
除了這些常規工作,平時還有在職訓練、跨科訓練、專業報告寫作、單位 儀器保養及聯絡維修、消防訓練、急救訓練,平均單日工時 10 至 12 小時,月休 6 天,換算時薪連現在的勞基法最低薪資都達不到。
而最讓人心寒的事,護理師還得要面對被無理取鬧的客訴檢討;器械被醫生弄丟、快開醫囑也要檢討護理師沒有清點或思考;病人不遵從醫囑抽菸喝酒、不要命自己拔管,也要檢討護理師沒有好好盯緊病人。
醫護人才流失資歷不斷下降
蘇閔貽說,一個專業的醫療人員懂得處理危機,都是由經驗一點一點累積而來,不是以生俱來的能力,但因為醫療環境的不友善,造成醫院留不住人,目前平均護理的年資逐年下降,最大的關鍵在於七點。
1. 薪水比餐飲業、保全都還低。
2. 一堆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督導及主任。
3. 自以為健保繳很多都奧客對護理師頤指氣使。
4. 被欺負霸凌,長官只會叫你忍的環境。
5. 廣設護理系,一堆考到執照的卻不願待在臨床工作。
6. 人力流失,逐漸減少的休假日。
7. 薪資及負擔比逐漸變成反比。
她心疼表示,「這樣的護理環境誰願意待?照護品質真的好嗎?」並直言,「抱歉以後可能不再有大眾所謂『資深護理師』了,我們不要嘴上說的『辛苦了』而是實質給予幫助。」
文/謝承恩 圖/巫俊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