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疑似失智症該看哪一科?失智症可以自我檢查嗎?失智症有哪些檢查、藥物和治療方法?常見診療問題解答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很多家屬都以為患者是老番癲、老頑固,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因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但是事實上他已經生病了,應該接受治療。

家人疑似患有失智症,要看神經內科還是精神科呢?

容易忘東忘西是失智者最容易辨識的症狀之一,但由於失智症的症狀繁多,記憶力衰退只是其中一種,因此無法從單一病症來推論,當家中長輩出現健忘、容易迷路、脾氣改變等症狀時,建議一開始可至醫院的「神經內科」求診,先做初步的診斷和檢查,排除可能是罹患非失智症的可能性。

由於失智症的種類很多,最常見的退化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約佔 60%,其次是血管性失智症,約佔 20%,其分別有不同的特性;精神科(身心科)較擅長處理精神行為症狀,神經內科則對神經血管系統更專精,因此根據病情的不同,適合的科別也不太一樣,家人可視狀況選擇不同專科就診

除了一般所熟知的神經內科和精神科(身心科),部分醫院也開立「記憶門診」或「失智症門診」「失智症整合門診」等,整合精神科、神經內科、身心科等專科,都是可以洽詢的專科。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也有推薦的失智症診療醫師推薦名單可供查詢。

失智症可以藉由自我檢查發現嗎?哪些狀況該就醫?

「AD-8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是一個可以用在自我評估和專業人員詢問的量表,量表中的每一項症狀都是「跟過去的自己作比對」。量表涵蓋情緒、動機、興趣,也包括記憶改變等 8 項描述,如果能夠在適當情境下完成,就可以知道有沒有失智症風險。

由於「AD-8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涵蓋了台灣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的症狀,透過台灣失智症協會線上檢測器檢測,如果有 2 分以上的分數,就建議到醫院的神經內科等相關科別進行更詳細的失智症評估和檢查。

症狀描述計分
判斷力上的困難和先前比判斷力變差
容易被詐騙
明顯錯誤的投資
送禮變得很不合邏輯
是:1
不是:0
不知:不計分
興趣降低變得不愛出門
對之前喜歡的活動明顯出現興趣缺缺
是:1
不是:0
不知:不計分
重複相同問題
重複故事和描述
重複問相同的事情
重複述說過去的事件
是:1
不是:0
不知:不計分
使用小工具上有
困難
原本會使用的器具變得不會使用
時常打錯電話、不會打電話、不會使用遙控器開電視、不會用微波爐等
是:1
不是:0
不知:不計分
忘記正確日期時間記憶力減退
忘記正確的年月
說錯自己的年齡
是:1 不是:0 不知:不計分
複雜財務處理困難不會處理複雜的財務
不會處理所得稅
不會處理水電繳費
不會處理信用卡帳單繳費等
是:1
不是:0
不知:不計分
記不住行程的時間與他人有約卻記不住日期時間
經提醒也想不起來常常忘記約會等
是:1
不是:0
不知:不計分
有持續的思考、記憶方面的問題過去半年或一年來有持續性的思考力或記憶力障礙是:1
不是:0
不知:不計分
AD-8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
AD-8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

失智症怎麼診斷?要做什麼檢查?檢測方法一次看

初次到醫院求診時,醫師通常會先透過問診具體詢問患者的日常生活狀況,建議家屬在陪同看診之前,應先記錄患者生活中的異常狀況。接下來才會透過神經科檢查、血液檢查、腦部影像學檢查和認知功能評估來確認患者狀況。

問診

初步評估,包括發病時間、惡化速度、症狀有哪些、藥物使用情形及過去病史等。

神經學檢查

是否有合併肢體無力、顱神經症狀或巴金森氏症的症狀等。

抽血檢查

血液常規檢查、肝腎功能、電解質、維生素 B12、葉酸、甲狀腺功能、梅毒血清檢查等。

腦部影像學檢查

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以排除其他顱內病灶,並評估腦部萎縮情形。

認知功能評估

由心理師幫患者做認知功能測驗,評估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注意力、計算能力、定向感、抽象推理能力、視覺空間能力、語言能力等。

另外會與家屬面談,由家屬或主要照顧者的角度提供病患日常生活及社會功能等情況,經由綜合評估後,用臨床失智評分表 (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來評量病患的嚴重程度,分成健康、疑似或輕微、輕度、中度、重度、深度及末期。

目前常見的檢查工具包括:

  1.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AD-8)
  2. 簡易認知功能評估表(SPMSQ)
  3. 中文版簡短式智能評估(MMSE)
  4. 失智評估工具(臨床之常規檢查)
  5. 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
  6. 認知功能障礙篩檢量表(CASI)

其他

視個案狀況安排腦波、核子醫學檢查、腦脊髓液及基因檢查等。特別若是年輕型失智,或家族中有多人失智,會建議安排基因檢測,如帶有脂蛋白 4 基因,患失智症的機率會增加。

失智症會好嗎?除了吃藥還有什麼治療方式?

目前針對失智症的藥物並沒有辦法阻止或恢復已經受損的大腦細胞,僅可以使患者症狀獲得改善或延緩疾病進行,治療上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透過治療增進患者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以延後患者送至安養中心的時間。

藥物治療

目前的藥物治療,只有針對阿茲海默症類型的失智症有可信度較高的臨床研究證據支持,能夠用來延緩阿茲海默症的惡化,但無法用作事前預防,或反轉、治癒失智症。對於其他類型的失智症,目前只能就失智症帶來的症狀,以相對應的抗焦慮劑、抗精神病藥物、帕金森氏症藥物做症狀控制,對於延緩惡化則沒有太大幫助。目前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主要有以下 2 種:

  1. 乙醯膽鹼酶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
    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的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數量過少,使用膽鹼酶抑制劑可以幫助提高乙醯膽鹼數量,進而達成延緩惡化的目的,通常用於輕度到中度阿茲海默症病人。
    這類藥物的副作用與乙醯膽鹼過多有關,如:噁心、嘔吐、腹瀉、肢體痙攣、心跳降低、食欲不振、體重減輕、胃酸變多等,通常會在開始用藥後的二到四天內慢慢緩解,但是若之前有胃腸道潰瘍、心律不整、腦血管病變、癲癇等病史的患者還是要小心使用。
  2. 非競爭性 NMDA 接受體的阻斷劑(noncompetitive NMDA receptor antagonist)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症狀也與中樞神經系統的 NMDA 受體接受過多 glutamate 刺激有關,本類藥品可以阻斷 NMDA 受體接受刺激,因而改善症狀,並且延緩病程惡化,通常用於重度的阿茲海默症。主要副作用包括精神混亂、眩暈、頭痛、鎮靜或情緒激動、便祕等,但發生率不高,也比較輕微。
失智症的治療方式(上)

非藥物治療

由於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如何運用非藥物療法來延緩失智症患者的退化,目前各國都在 進行研究當中。整體來講,最重要的有 4 點:

  1. 運動:規律的運動,例如每日 30 分鐘快走。
  2. 腦部認知活動:包括各種認知訓練、社區大學上 課、學習新知等。
  3. 社交活動:與人互動對大腦活化很有幫助,規律 的社交活動,尤其是相互關懷支持、助人及靈性 提升的活動,助益更大。
  4. 適當的飲食:一般推薦地中海式飲食。泛指希臘、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南部等處於地中海沿岸的南歐各國以蔬菜水果、魚類、五穀雜糧、豆類和橄欖油為主的飲食風格。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除了可以減少患心臟病的風險,還可以保護大腦免受血管損傷,降低發生中風和記憶力減退的風險。

其他如懷舊療法、音樂治療、芳香療法、寵物治 療、藝術治療等,都有成功減緩記憶力或功能退化的報 告。環境的調整(提供熟悉的、穩定的、有安全感的環 境)、行為治療、針對照顧者的教育和支持團體,也是失智症的非藥物治療的重要的一環。

失智症的治療方式(中)

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

近幾年來,分別有研究顯示,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對於罹患阿茲海默症患者,尤其是輕度至中度,在認知功能的加強都比對照組明顯有效。

神經和神經間的聯繫我們稱作突觸,目前動物實驗發現,rTMS 能誘發一些化學物質使神經突觸數量增加,例如可以增加海馬迴的大腦神經滋養因子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除了神經聯繫的數量以外,還能調節神經突觸間的接受器,這些接受器是負責將神經訊號順暢往下傳導的關鍵,增加神經間好的聯繫品質,就能提高神經可塑性。

此外,目前認為失智症病因可能是腦部一些毒性蛋白造成神經發炎壞死的結果,在老鼠的實驗中發現 rTMS 似乎能使毒性蛋白負荷降低,老鼠的空間認知也有所改善。

rTMS 應用於較輕微失智症或認知功能退化的患者,被認為有潛力可作為協助治療選擇之一,但最有效的治療方案(包括刺激部位和劑量)目前尚未確定。台灣目前只有難治型憂鬱症是 rTMS 的治療適應症。因此,病人與一般民眾在諮詢 rTMS 的醫療時,最好和執行醫師共同討論疾病診斷、治療目標、適應症、副作用等。

中醫治療

在中醫觀點裡,「臟腑功能」跟「神志」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可以透過活化整體臟腑的經絡,來讓改善認知的功能。中醫的「臟腑」和西醫的「器官」不同,可以解釋為整個身體系統調整,針灸就是透過經絡的刺激來進行條診。

對於神經退化的人來說,針灸能改善認知功能,再來是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這也是患者們迫切需要保存的能力。有幾個穴位經過臨床研究證實,能有效改善患者在認知功能上的問題,或是緩和情緒:

  1.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間的位置,可改善患者認知能力上的障礙。
  2. 四神聰:百會穴前後左右各一寸的 4 個穴道,協助延緩認知功能的退化。
  3. 神庭穴:位在頭部前額處,有安定神經、化解緊繃情緒的作用。
  4. 氣海穴:此穴道靠近下腹部,搭配兩個乳頭連線正中間的膻中穴,能補養身體的元氣,也能幫助消化道的功能。
  5. 耳穴:耳神門穴與心穴,能夠緩解患者的緊繃憂鬱,並能改善失眠問題。
失智症的治療方式(下)

針對失智症的針灸,因為認知功能的退化多半是大腦皮質、白質區退化造成,所以多半會使用頭皮針,因為靠近腦部,穴位可以更容易幫助活化,不過因頭皮針有些人會覺得不舒服、容易暈針,所以就會用耳針來替代。另不少失智症患者會合併其他疾病,或是中風,不同狀況的下針方式、位置就都不同,所以還是要請有中風、認知功能針灸經驗的醫師評估為宜。

本文參考資料
1.諮詢專家:台北榮總復健部經顱磁刺激中心主任蔡泊意長庚醫院中醫部中醫針傷科主治醫師楊建中
2.參考資料:灣失智症協會衛生福利部《失智症診療手冊》台北榮民總醫院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恩主公醫院衛生福利部「失智症藥物介紹」長庚醫訊「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對認知功能退化可能的治療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