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讓交感神經錯亂!腸胃道直接造反,醫解析應對策略

壓力大、心情鬱卒,部分民眾因此出現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失調,進而造成食道蠕動異常、胃食道逆流、胃蠕動異常、腸躁症等問題,甚至有人因此出現「心胃症候群」。胃腸肝膽科醫師建議,可以嘗試從舒壓、調整進食與生活習慣開始改善,但若頻繁發作、影響生活,還是建議就醫了解情況。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指出,胃食道逆流、腸躁症等腸胃道常見疾病常常都是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失調造成,也因此與心情、壓力都有關,短期出現可能是當下有煩心事,長期發生則可能是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已經亂,或是有慢性病影響協調。

此外,邱展賢說,很多患者會有多重症狀同時出現,比如賁門開合失調產生的胃食道逆流、胃蠕動異常等同時發生,雖然有些症狀感覺起來非常類似,但其背後都有不一樣的機轉、刺激的神經節也不同。

食道相關異常有哪些?

如果以食道相關方式表現異常,邱展賢指出,胃食道逆流、食道蠕動異常等都是可能的表現方式,有些患者會出現打嗝、吞嚥時有卡住的感覺,甚至吐酸水等情況,也有些病患會出現食道蠕動方向完全相反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吃西瓜的時候,即使已經吞下去、卻還能把西瓜籽倒吐出來的原因。

邱展賢表示,如果是胃食道逆流,除了使用藥物治療,建議從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開始調整,包括戒菸戒酒、過重者減重、睡前 2 到 3 小時避免飲食、少師刺激性食物或含咖啡因飲料等,也避免快速進食或吃太飽。

至於食道蠕動異常,邱展賢說,目前治療相關症狀的藥物多是老藥,但不是所有患者服用後都會出現改善,因此食道蠕動問題,還是建議民眾靠細嚼慢嚥、生活習慣改善來調整,並適當的舒壓、緩解焦慮,對於此類症狀的改善會比吃藥效果更好。

什麼情況算是腸躁症?

如果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失調的表現以腸躁症形式出現,邱展賢說,患者會出現便秘、拉肚子交替的情況,以拉肚子為參考點來看的話,通常是飯後 20 分鐘出現脹、絞痛等不適感,但通常上個廁所、甚至放屁後就會改善。

邱展賢提到,腸躁症與胃蠕動異常、胃痙攣的表現並不相同,胃蠕動異常通常是食物吃下去之後,一整天無法順利排出,也因此導致患者後續的進食意願低落、導致日常飲食受到影響。

至於心胃症候群,邱展賢說,交感神經除了刺激腸胃蠕動,也會影響到心跳,進而產生心跳過速或過慢的情況,因此有些患者會在進食後心跳異常增快、胃痛導致昏厥、甚至有人因此心跳停止,前兩天他就有一位病人因為腸胃炎大痛昏倒,家人發現患者當下已經沒有脈搏、昏了一分鐘兩分鐘才醒來。

什麼情況才需要就醫?

若民眾出現相關症狀,應該自己買藥、還是前往醫療院所求診,邱展賢指出,要視痛的時間、時間長短、疼痛感強弱、有沒有影響進食或排便等來做判斷,如果一週才發一次,可以不用那麼緊張,不少症狀是偶一發生,可能壓力解除突然就好了。

邱展賢也建議,民眾在症狀發生後,可以做一下筆記,回想當天發生什麼事情、發作前吃了什麼等,也可以記下疼痛的位置在哪裡,一般會以肚臍為準、分上腹與下腹,再區分左右兩邊,後續就醫時也可以提供給醫師作為診斷參考。

文/林志怡 圖/孫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