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人工關節感染了怎麼辦?四大族群需慎防 光吃抗生素無效
台灣迎向超高齡社會,不可避免身體會隨著年齡而退化,而工人關節正是長者們常做的手術之一,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平均每年約有 1 萬 5 千人次置換人工膝關節,是一個非常普遍及成熟的手術,但骨科醫師坦言:「人工關節治療好患者走路就不痛了,但仍有 1 %患者可能出現術後感染,對於身體共病多的長者要特別留意。」
人工關節感染有哪些症狀?
人工膝關節置換是一項成功率高的手術,唯獨少部份患者在手術後仍可能面臨急性、慢性的感染,主要症狀包括膝關節疼痛、傷口紅腫、竇道化膿及蜂窩性組織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人工關節科暨病房主任林宗立提到:「如果是術後三周內急性感染,得趕緊進行人工關節清創、再打抗生素,有六成機會治療成功,但若治療失敗可能會變成慢性感染。」
但感染不見得會在手術後馬上發生,有些患者傷口都癒合、拆線了,卻突然發現膝蓋腫脹,基層診所醫師當下都難以辨別是因人工關節感染所導致!這時民眾單靠吃抗生素治療、治標不治本,林宗立解釋:「人工關節它是一個金屬,是人體上的外來物,一旦細菌感染會附著在表面變成一個生物膜,白血球無法作用,單靠吃抗生素或打抗生素沒有效。」
高風險者慎防細菌從血液傳播感染
至於哪些族群特別容易在進行人工關節後出現感染?林宗立提到以下大對象:
- 慢性病未控制族群:例如糖尿病患者未良好控制血糖,同時身上有許多共病
- 營養不良、過度肥胖:不論 BMI 過胖、過瘦都不好,影響人體的免疫力
- 免疫低下族群:本身免疫力不全者,或正在進行癌症治療
- 長時間使用類固醇者:例如風濕免疫疾病患者、淋巴癌患者長時間使用類固醇
有些患者覺得明明術後有良好照顧傷口,怎麼還會發生人工關節感染?林宗立分析:「有可能出現『血液傳播的感染』,過往遇過患者因蛀牙進行侵入性治療,結果細菌從口腔中的血液中跑到人工關節,或者是靜脈曲張導致的皮膚炎,最後細菌都跑到人工關節。」
慢性人工關節感染分兩階段治療
一旦人工關節出現感染,一定要盡早治療!當延誤就醫、感染狀況會持續加劇,細菌可能將把骨頭吃掉造成人工關節的鬆脫,甚至向外擴散將膝蓋周圍的肌肉也吃掉,嚴重者導致關節功能永久喪失,甚至可能需要截肢。」
一般來說,慢性人工膝關節感染的標準治療為兩階段手術:
- 第一階段手術:為移除人工關節、並置入含抗生素的活動型骨水泥。文獻顯示,感染治療成功率高達 92%-95%。
- 第二階段手術:移除骨水泥及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可大幅降低感染復發。
過往在第一階段,並不是放置活動型骨水泥,最早是「靜態型骨水泥相較」(如下圖),患者膝關節需打直無法活動、且需打石膏固定,三個月不僅讓患者生活不便又辛苦,肌肉也可能會萎縮,後續重建功能不佳。
即使後來有了「傳統活動型骨水泥」,雖然病人可以活動,但活動上不順、併發症多,骨水泥也容易破掉、關節脫臼,導致膝關節功能反而變差、療程延長、需再接受手術並增加重建手術的困難度 。
如今研發「3D 列印活動型骨水泥」能顯著控制感染,改善關節功能,增加活動角度,並減少併發症,如今中國附醫已經約有 250 例患者藉由 3D 列印活動型骨水泥完成手術,重拾健康人生。
可預期未來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長者只會越來越多,林宗立提醒:「若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傷口周邊有疼痛紅腫化膿,經治療後沒有改善,就有可能是人工關節感染,需盡速就醫治療。」
文、王芊淩/圖、巫郡俊
延伸閱讀
膝蓋痛就要換人工關節嗎?退化性關節炎治療 7 大 QA 一次說清楚!
人工膝關節置換有哪些手術可以選?一次明瞭「傳統手術」和「微創機器人手臂」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