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生命捕手
生殖醫學教父李茂盛的奮鬥人生
作者:李茂盛
出版社:商周出版
責任編輯:賴以玲
推薦原因:有些病人的狀況無法一次就成功,怎麼讓病人願意留下來,繼續配合療程,直到成功的那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在治療不孕的過程,抱持三心:耐心、信心與恆心,缺一不可,如果具有這三心的話,一定能達到成為媽媽的目標。
不孕療程需培養三心
歷經一次又一次失敗的病人,不免失去信心而想要放棄,這時就必須以愛心和耐心去對待。我告訴病人,治療不孕的過程中,首先必須同時抱持三心:耐心、信心與恆心,缺一不可,如果具有這三心的話,一定能達到成為媽媽的目標。
再者,我會告訴病人:「茂盛有很厲害的研究團隊,會針對妳的個案進行個別化研究,再提出解決方案。」所以,在每一次失敗之後,我會跟病人一起檢討,誠實告知失敗的原因,讓她能夠諒解這一次的不成功。
相較之下,外院不少醫師對於失敗的個案,大多會直接告訴病人「沒有懷孕」,就結束該次的治療。但是我會清楚說明這次沒懷孕的原因,到底是在胚胎?還是子宮內膜?或是有其他因素造成。這樣的話,病人就有信心和我們繼續合作下去,因為在不孕的療程中,病人的信心是迎向成功很重要的因素。
我很怕一種病人,就是在沒有溝通好的狀況下,這次做試管失敗後,就換到其他地方做;幾番輾轉後再回來找我們,但時間又蹉跎了幾年,卵子幾乎都不能用了,遇到的困難度只會更高。因此,我寧願事先花時間與病人溝通,療程中培養患者具備耐心、信心和恆心;「開獎」後面對失敗結果,以負責任的態度誠實說明沒有懷孕、沒有著床的可能有哪些原因,下一步應該做什麼樣的改善,讓病人感受到我們是真的要幫助她順利懷孕。
運用代償性反應,採取低氧培養胚胎
其實很多病人對能否成功懷孕充滿茫然,在別的地方做了療程沒有懷孕,轉來我這邊求診,我問:「醫師有告訴妳為什麼沒懷孕嗎?」聽到的回答多是:「不知道啊,就沒懷孕。」
深究失敗的原因,不外乎是胚胎不良、子宮內膜不好等,於是我們就會盡全力去了解狀況和制定客製化療程。如果醫師沒有為患者加強信心,她們很容易就此喪失信心,即使再做一次試管,有可能還是沒懷孕。因此,必須針對個別狀況,提供改善方法,讓她們再次對療程懷抱信心。
基於每位病患面臨的狀況不一樣,解決方案也會有所差異。比如說,有些人的胚胎品質不良,在發育成囊胚的過程中,可能到第三、第四天就養不起來了,必須針對胚胎的問題予以改善,可能採用低氧培養。
一般培養箱的培養環境設定百分之五的氧氣濃度,但之前有研究顯示,低氧培養對於細胞增殖有所幫忙,因此我們將這個理念應用到胚胎培養上,將百分之五降低到百分之二,製造出氧氣不足的狀況,因為所有的生命都有所謂「代償性反應」,當氧氣濃度過低,為了生存,就必須要啟動細胞分裂,讓狀況好一點,不然就會被淘汰,我們就運用這個現象來養出好的胚胎。
如果這樣做,還是不成功怎麼辦?我們有研究出生長激素可改善胚胎品質,因此會打一點生長激素,讓胚胎發育的品質能夠得到改善,達到要求的品質。
在整個治療不孕的過程中,除了年齡是主要殺手之外,有兩個最困難的關卡:一是胚胎不良,另一則是子宮內膜的厚度不夠,因為以前有過流產或是歷經子宮刮除,造成子宮內膜被嚴重破壞,患者每次月經的量就很少,幾乎已經快要沒月經或接近停經的狀態,這兩項因素都會增加治療的難度。然而,胚胎不良可透過實驗室的研究成果進行卵子品質改善,做到精益求精的境界,因為只有好的胚胎才有著床的機會。
破除「不孕症是免疫問題」的迷思
當前很多病人陷入「不孕症是免疫問題」的迷思。事實上,不孕症病人僅不到千分之一有免疫問題,意即一千人當中只有一人會產生而已,但是網路流傳很多不正確的資訊,誤導很多人以為不孕症是來自於免疫問題。如果沒有將這樣錯誤的觀念加以糾正,反而可能讓病人被服用抗排斥藥物誤了一生。我們就曾經碰過病人吃免疫藥物,吃到最後變成腎衰竭的案例。
說來讓人覺得不解。放眼全世界,只有臺灣的不孕症患者會去看免疫科醫師,在美國、日本、英國這種先進國家並沒有這樣的作法。拜臺灣網路資訊過於發達之賜,讓病人受到不正常的治療方式,也成了不同於其他國家不孕治療中的特有療程。
碰上主動求醫、但沒有免疫問題的患者,有的免疫科醫師未能秉持專業,而是抱持「反正你要給我看,我就開藥給你吃」的作法,並沒有要找出究竟是什麼樣的免疫問題,直接開一大堆藥給病人吃以滿足其願望。
看到病人遭受這樣的對待,讓我覺得他們相當可憐。病人或許無知,但醫師不能隨便放棄解釋,尤其有些病人來自貧苦家庭,更是充滿不捨。為了求子,吃進不該吃的藥,反而讓一個好好的身體被搞壞。有的免疫科醫師也不認為自己有問題,為了業績而開藥給不需要的病人,在我眼裡,是對病人不負責任的作法。
面對這樣的病人,醫師必須耗費很多時間說服她,否則她在下意識會因為很多不孕症醫師跟她說「沒有辦法懷孕」,而讓她萌生尋求所謂的「免疫療法」,甚至對人沒有信心,還找神明嘗試奇怪的方法。每每看到病急亂投醫的患者,我一定會想辦法協助導向正規的醫療。
編輯/賴以玲 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