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諮商需求高!研究調查 6 大壓力「大三、大四」最崩潰

iStock-898291760

生活壓力是長久以來的重要議題,尤其對於國高中及大專院校學生在心理壓力造成的憂鬱及自殺案件,引起社會關注。專家調查了最新大學生的壓力來源排名,都是年輕人對心理諮商需求日漸提高的原因。

衛福部於今年 8 月推出 15 至 30 歲的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三次諮商的補助,其中衛福部王芃宣科長指出,截至目前服務 1.4 萬人,共 3.4 萬人次。

其中,高風險的族群占了三成,並協助其積極轉介醫療院所進行更專業的治療,這也顯示年輕族群有相當大量的諮商需求。

大學生面臨 6 大面向壓力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召集人胡延薇指出,在 2023 年 11 月針對臺灣大專院校學生進行「學生壓力調查計畫」,期望從中了解現今大學生的主要生活壓力有哪些。

其中更針對六大面向進行調查,包含第一面向為「學業壓力」,當大學生在求學中面臨課業繁重,例如原文資料、考試、功課報告等、努力卻成績不理想、競爭激烈、時間不夠用、學習緩慢、不適應教學等。

第二面向為「家庭壓力」,例如大學生在家庭當中與家人互動過程、家庭氣氛、管教方式中所產生壓力,如父母干涉未來規劃、不信任自身決定與想法、管束方式、期望過高等,都可能導致使親子衝突等。

第三面向則是「未來規劃壓力」,例如大學生在求學中對於自身專業與未來規劃躊躇所產生壓力,如不清楚所就讀科系是否符合自身興趣、未來就業找不到工作、不清楚畢業後要繼續升學還是就業等。

第四面項為「經濟壓力」,指大學生求學中對於自身生活費、學費不足,需就學貸款、工讀所產生的壓力,還可能因工讀影響學業與選課、排課,進而影響其情緒與學習情形。

第五面向為「情緒爭吵壓力」,例如大學生在重要他人(家人與伴侶)間感受到爭吵、衝突、離異所導致氣氛低落,或因為家人與伴侶衝突而分居、分手、離異等,進而產生的壓力。

第六面向為「人際壓力」,例如在人際交友上較困乏所產生之壓力,例如沒有朋友、與朋友爭吵或疏離、課堂分組找不到人等因素,使其在人際上較缺乏社會支持。

壓力指數最高落在大三、大四

Cammann等人(1979)研究指出,生活事件回憶超過六個月,因而導致34%~46%的遺忘率發生,至少必須經歷三個月,才能代表一個人所受的壓力。因此受試者半年內所實際經歷生活壓力事件為填答。

計畫共調查廣納了全國 1706 名大專院校學生樣本,結果顯示大學三、四年級學生為壓力總分最高之前二名,而目前壓力來源主要以「學業壓力」與「未來規劃壓力」兩大類型比例最高。

其中「未來規劃壓力」更是大學生所有年級生活壓力之首,比較疫情前後大學生的狀況,大學生的憂鬱傾向更提升9%,是令人擔憂的,而近年來大學生自傷事件頻傳,更提醒民眾應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盼能擴大學生輔導中心人力

除了考量擴大辦理或增加次數外,諮商全聯會理事胡延薇也表示若將 18 至 24 歲多數大學生的經費挪作擴充大專校院輔導中心人力使用,更能給予實務現場真正的助益。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對於未來規劃的迷茫與不確定性、課業的壓力、在有限的時間卻要處理大量的訊息與事務,現今大學生所承受的壓力也與過去相差甚遠。

此外,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吳佳儀更提醒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成員更應支持與關心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於有需要的孩子,鼓勵接受心理諮商、藥物等專業治療。

圖、文/謝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