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出現白斑、傷口不癒可能是口腔癌!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警訊與自我檢查一次看

依據衛生福利部 110 年癌症登記報告,10 大癌症發生人數中口腔癌(含口咽、下咽)佔第 5名,居男性的第 3 位;且男性口腔癌(含口咽、下咽)發生率是女性的 10.4 倍。研究指出,嚼檳榔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嚼者的 28 倍,吸菸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吸菸者的 18 倍,顯見嚼食檳榔、抽菸與喝酒,是最主要的危險因子。

Heho整理包 症狀及原因

口腔癌的危險因子有哪些?除了菸酒、檳榔還有哪些誘因?

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的一些惡性腫瘤的總稱,約 90 % 是發生在表皮黏膜細胞的「鱗狀上皮細胞癌」,口腔的其他部位,像是唇、舌、口底、頰黏膜、齒齦、顎部、上顎竇及顎骨等,也都可能發生。

口腔癌中以舌癌和頰癌最常見,兩者約佔口腔癌的 90 % 左右,其中舌癌約有 6 成,舌癌的治療效果遠不及頰癌,使得口腔癌的 5 年存活率節節下滑。目前口腔癌佔 10 大癌症的第 5 位,男性第 4 位,而且呈 10 % 的比例成長,其中貢獻病例最多的也是舌癌。

口腔癌的發生,與口腔長期受到刺激而產生細胞變性有密切的關係,尤其嚼食檳榔、抽菸與喝酒,更是主要的危險因子。台灣每年逾 8,000 人罹患口腔癌,平均每天約有 23 人新診斷為口腔癌,患者中 9 成是男性,其中逾 8 成有吸菸、7 成有嚼食檳榔,超過 5 成的患者同時有吸菸和嚼食檳榔的習慣。

使用菸品、嚼食檳榔和過度飲酒是導致口腔癌的 3 大危險因子,若同時具有 3 種嗜好,則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將高達 123 倍。以下因素都是口腔癌發生的可能原因

  • 陽光照射過度(唇癌)
  • 化學物質的刺激
  • 長期營養不良
  • 口腔衛生不佳
  • 不適合的假牙
  • 病毒感染
口腔癌發生的可能原因
口腔癌發生的可能原因

口腔癌出現哪些症狀得當心?熟記「破斑硬突腫」5 字訣!

口腔癌辨認症狀 5 字訣
口腔癌辨認症狀 5 字訣

破:口腔潰爛

口腔黏膜異常後,接者可能出現口腔潰瘍或破洞,會有輕微疼痛頂多帶點些微的灼熱感。可是如果持續兩週以上或潰瘍不斷擴大,需尋求醫療專業協助。

斑:口腔黏膜顏色改變(最常見的癌症病變)

白斑是常見的癌前病變, 10%可能變成口腔癌。另一種罕見的紅斑則有 60%可能。當出現厚度大且分佈不均、含較多雜質的白、紅斑,以及突然增大、出血或難癒合的潰瘍,都是容易演變成口腔癌的指標。當以下位置出現,建議馬上檢查:

  • 口腔內頰黏膜
  • 舌頭表面
  • 口腔的底部黏膜
  • 牙齦

硬:口腔內硬塊

當口腔內的腫瘤不斷增大時,就會形成內部的腫塊。可能出現在上下顎的區域,由於位於口腔內部,不會引起口腔黏膜的潰爛,但用手去觸摸,可以感受到硬塊。

突:不規則突起

口腔黏膜表面有乳突狀或疣狀的不規則突起。

腫:舌頭腫塊、變得不靈活

舌頭受到刺激時,味蕾可能會受損,導致味覺變得遲鈍或喪失;此外,舌頭的腫塊也可能使舌頭失去靈活性,無法正常捲起,或者舌頭上出現不明突起、變白或變紅等現象。

另外,也可觀察當身口腔及其周邊出現這些症狀,可能與罹患口腔癌有關,必須多加留意:

  • 頭頸運動或張口受限
  • 不明原因的麻木感
  • 分泌物增加
  • 硬塊
  • 出現黏膜白斑或紅斑等顔色改變
  • 不癒合的潰瘍
  • 不明原因的疼痛
  • 頸淋巴結腫大

平日自我檢查怎麼做?除了口腔內部,口腔外部有哪些觀察重點?

為了早期診斷出口腔癌病變,可利用每天刷牙的機會,順便做口腔的自我檢查,除了用眼睛觀察,也可用手觸摸,檢查重點包括:

  • 口腔黏膜顏色改變,如變白、紅、褐或黑,且無法抹除。
  • 有超過 2 週以上而未癒合的口腔黏膜潰瘍,就需做活體組織切片檢查。
  • 口內或頸部是否有不明原因的腫塊。

自我檢查是一種防癌的好方法,平日可養成照著鏡子做口腔自我檢查習慣,觀察重點包括:

口腔癌的自我檢查方法
口腔癌的自我檢查方法

照鏡子觀察臉部外觀

1.看臉部是不是左右不對稱,或有無突出的腫塊。
2. 張口有無困難。
3.用手指抓住咽喉(頸部),吞口水看看是否有異樣感覺?

照鏡子檢查口腔內部

1. 翻開臉頰、上下唇檢查口腔黏膜、牙齦有沒有硬塊、變色(白色或紅色)、變粗糙或超過兩個星期未癒合的潰瘍。
2. 伸出舌頭左右擺動,看知覺是否正常;捲起舌頭看舌腹、舌緣、口腔底部是否有突起、硬塊、潰瘍等症狀。
3. 張嘴發出「啊」聲,檢查軟、硬顎和懸雍垂是否有突起、硬塊、潰瘍等異常現象。

除了定期做自我檢查外,更應養成定期至醫療院所做口腔檢查的習慣。如有上述可疑症狀,或發現有超過二星期以上仍未癒合的口腔病變,也應立即就醫,必要時應進一步接受切片手術,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

諮詢專家:新竹台大分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李日翔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理事長鄭世榮
參考資料:台灣癌症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