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上婦女高死亡風險竟是這疾病?中醫師:善用中醫療法降低骨折發生率

骨質疏鬆症是女性的隱形殺手,尤其女性65歲以上老年人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36%,比起罹癌更加致命。由於骨質疏鬆造成的骨折復健之路相當漫長,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如今各大醫院透過中西醫合療不僅可改善關節腫脹、疼痛等症狀,最重要的是可降低骨折發生的機率。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為台灣 65 歲以上長者常見慢性疾病第 4 名,其中,女性患者比例較男性高出 3 倍以上;65 歲以上婦女人口因骨鬆引起的髖部骨折,第 1 年死亡率高達 15%,發生率為全亞洲第一名。台中榮總傳統醫學部主治醫師張益賓表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無息的疾病,大多數都沒有症狀,患者往往都是在骨折發生之後,才知道患有骨質疏鬆症。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量減少或骨密度降低」使得「骨骼強度減弱」,導致「骨折的危險性明顯增高」的疾病。可依據輕度撞擊就發生骨折的臨床病史,或以中軸型雙能量X光吸收儀測定骨密度來診斷,當T值小於或等於-2.5,則認定為骨質疏鬆症。

西醫搭配中醫可有效緩解疼痛

張益賓分享案例,56歲楊女士過去有骨質疏鬆症,胸椎壓迫性骨折、腰椎滑脫等病史,因腰痛需要使用護腰、拄拐扙,平日僅服用B群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改善症狀。日前接受搭配服用中藥及針灸,四周後腰痛不適症狀獲得緩解,不再需要使用枴杖。他表示,目前該名患者將中醫作為輔助療法,定期回診保養。

中藥在骨質相關研究有增加鈣化、骨質形成、血管新生及減少骨質吸收等多樣性的作用,根據國內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將診斷為骨質疏鬆且不論有無使用治療骨質疏鬆西藥的患者分為兩組,使用中藥治療骨質疏鬆的組別比起無使用中藥治療的組別僅需30天就能減少骨折的風險,而2022年收錄於Frontiers期刊的文獻回顧也顯示中西醫共同治療骨質疏鬆比起單獨西醫治療更能有效增加骨質密度。

張益賓表示,中醫針對骨質疏鬆有多樣豐富的治療,依據每個人體質給予中藥調理。針灸透過刺激身體穴位,調整身體經絡能量,促進傷口及骨骼再生與修復,另外也可配合銀錐點低周波治療儀改善局部循環及減少肌肉的張力,可有效降低疼痛。

4大高風險群盡早補充骨質養出好骨氣

至於很多骨質疏鬆症病友常會詢問,素食者可以吃中藥嗎?服中藥治療期間也可以服用平時保養在吃的保健食品?張益賓說明,骨質疏鬆的素食者可以吃中藥,非動物性的中藥也可以提升骨質密度,至於吃中藥期間要不要補充保健食品?病患就診時可把平時在吃的保健食品帶來讓醫師評估。

大多數人認為等到出現骨鬆時才補充骨質嗎?對此,張益賓建議以下4大高風險族群,應提早補充並同時接受中西醫合併治療,養出好骨氣,減少骨折風險,改善生活品質。

  • 罹患內分泌失調疾病
  • 50歲以上婦女
  • 停經後接受骨質疏鬆治療
  • 非外傷性引起骨折者
張益賓 醫師 臺中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部主治醫師

文/邱玉珍、圖/黃懷賢

諮詢專家:台中榮總傳統醫學部主治醫師張益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