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前養成「這些」習慣!研究:中風、失智風險降5成

失智症是一種不明原因的進行性、神經退化性疾病,95%失智症,目前無藥物可治癒。但一項國外最新研究發現,高達60%的腦中風及40%的失智症可歸因於「可改變的風險因子」,也就是說民眾只要從日常生活及飲食改變起,就可以預防失智及中風

根據2023年發表於《神經學前沿》(Frontiers in Neurology)的研究,高達60%的腦中風及40%的失智症可歸因於可改變的風險因子。研究顯示,腦中風發作迅速且嚴重,可能影響肢體活動與語言功能,甚至導致死亡。值得注意的是,中風後的患者約30%會出現失智症狀。

大腦分數越高,腦中風、失智風險越低

為此,研究團隊開發了「大腦保健評分表」(Brain Care Score, BCS),董氏基金會表示,不同於一般著重於心血管健康的評分標準,BCS特別納入失智風險評估,並涵蓋中風、心血管疾病及多種癌症的可調控因素。當大腦保健分數提高5分,發生中風或失智症的風險在不同年齡層均可顯著降低:

50歲以下:風險降低50%

50-59歲:風險降低46%

60歲以上:風險降低22%

由此顯示,越早養成健康習慣,預防效果越顯著。董氏基金會表示,透過BCS評估,民眾可在認知能力下降前提早應對,減少疾病風險,確保大腦健康。

檢測一下你的大腦分數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民眾應提早儲備健康資本,以因應突發健康問題,特別是在50歲前預先部署。「大腦保健評分表」涵蓋三大健康指標:生活方式、社交互動與身體狀況,總分19分,分數越高,中風與失智風險越低。評分標準包括:

  • 不吸菸或已戒菸(2分)
  • 每晚睡足7小時(1分)
  • 每月與親友相聚(1分)
  • 不飲酒或僅在特殊場合飲酒(2分)
  • 每日攝取5份蔬果、少紅肉、攝取全穀類(3分)

這樣做可以讓大腦「凍齡」

許惠玉強調,養成健康習慣可有效預防中風與失智,建議民眾從日常生活中落實以下行動:

均衡飲食:選擇健康食材,減少加工食品攝取

規律運動:維持身體活動,促進血液循環

控制三高:穩定血壓、血糖、血脂

保持良好睡眠:每日睡滿7小時,減少大腦衰退

戒菸限酒:避免增加心血管疾病與失智風險

紓解壓力:適時放鬆,避免慢性壓力影響健康

維持社交互動:與親友聯繫,降低孤獨感與失智風險

預防失智與中風,不是未來的事,而是從現在開始的選擇。許惠玉說,養成健康的飲食、運動、睡眠與社交習慣,不僅能降低失智與中風風險,更能讓大腦「凍齡」。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營養師: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許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