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和流感死亡風險高!醫籲:流感外還要接種「這種」疫苗

最近正值流感和新冠高峰期,民眾一一窩蜂搶打流感疫苗。除了流感之外,新冠肺炎也不容忽視,醫師提醒,民眾接種流感疫苗, 同時也要接種新冠疫苗,才能有效降低新冠感染後的重症率及死亡率。

國內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量能足夠

前台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黃振國指出,根據國外研究,有 14%患者,可能同時感染流感與新冠病毒,而這類患者在住加護病房、插管等重症及死亡的風險將倍增。此外,根據台灣疾管署資料,目前流感、新冠重症死亡病例中,幾乎全是沒有接種最新疫苗者。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市調發現,民眾對於是否想要接種新冠疫苗最主要的考量為「疫情嚴重度」,醫師認為,其實多數民眾對於預先接種疫苗以預防疾病的觀念仍相當薄弱。

黃振國呼籲,民眾不要等到疫情爆發時,才一窩蜂接種疫苗,盡快接種疫苗,才能有效降低流感及新冠感染後的重症率及死亡率,尤其目前不論是新冠疫苗還是流感疫苗量能都相當足夠,就怕民眾不願施打,造成感染蔓延肆虐。

打新冠和流感疫苗副作用會很多嗎?

馬偕兒童醫院一般兒科主任醫師邱南昌強調,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兩者都是能夠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風險,面對經常共同或接續流行的流感及新冠病毒,兩種疫苗對人們的健康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但是統計資料卻顯示,國人新冠疫苗施打率,遠遠低於英、美、韓等已開發國家, 65 歲以上長者接種率甚至僅有 17.2%。

邱南昌進一步解釋,民眾往往因為擔心疫苗副作用,而不想施打,其實,資料顯示截至 2024 年底,新冠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率已逐年下降,甚至不良反應已經趨近於流感疫苗。也就是說,接種流感與 JN.1 新冠疫苗其實都很有效又安全。

邱南昌補充說明,現在國內新型新冠疫苗的劑量減半,而且施打方式從過去瓶裝分打,變成單劑注射,副作用如今已經減緩很多,目前每 10 萬件施打僅有 3 件不良事件。

哪些人應該優先施打疫苗?

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對於「長者」與「慢性病患者」構成相當嚴峻的威脅,換句話說,65 歲以上或患有慢性疾病的民眾,都務必接種疫苗。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曹玉婷也提醒大家,慢性病患者感染新冠後重症的風險遠高於一般人,且當患者同時罹患的慢性病種類越多,死亡風險越高。

曹玉婷強調,尤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即使控制良好,病毒也可能在人體免疫力低下時趁虛而入,威脅生命安全。

什麼時候該打疫苗?

邱南昌提醒,如果民眾目前有發燒或正在罹患急性中重症,建議待病情穩定後再行接種,以避免疫苗的不良反應與原本疾病症狀混淆。另外,對於免疫功能低下者、65 歲以上長者和慢性病患者,強烈建議儘早接種新冠與流感疫苗,如此才能獲得最佳保護力。

文/劉一璇、圖/林欣儀

諮詢專家:馬偕兒童醫院一般兒科主任醫師邱南昌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家醫科專任主治醫師曹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