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兒鼻塞好不了?醫 1 招助「呼吸暢通」

台灣過敏兒多,根據健保資料顯示,108 年國人因過敏性疾病而就醫人數約 355 萬人。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文弘指出,有些人長期服用口服藥或鼻噴劑卻效果有限,一名患者經過鼻神經消融手術治療後,順利讓呼吸暢通。

王文弘提到,一名患者從年輕時就有過敏性鼻炎問題,除了嚴重鼻塞、打噴嚏、流鼻水,且有頭痛、頭暈,導致工作效率不佳。病人也長期使用各種口服藥及鼻噴劑,卻效果有限,經過醫師評估,以鼻神經消融手術治療後,順利保持鼻呼吸暢通。

王文弘指出,典型的過敏性鼻炎會有鼻內下鼻甲腫脹,黏液堆積導致鼻涕倒流,合併眼睛癢,咽喉異物感等症狀。他說明,過敏性鼻炎通常可藉由藥物治療及遠離過敏原得到改善。

然而若藥物已無效,且有明顯生理構造異常,可考慮以手術積極治療。他說,過去與過敏性鼻炎有關的手術大致分 2 種,包括「下鼻甲黏膜手術」與「鼻翼管神經截斷術」。

手術僅燒灼神經 醫:仍有復發機會

對於鼻塞的處理,可以下鼻甲體積縮小來改善,但鼻水或鼻子癢、打噴嚏等症狀,僅單純處理下鼻甲,改善效果通常不佳。王文弘提到,近年來提出將神經切除的部位改變為,針對鼻腔專一的副交感節後神經纖維,也就是「後鼻神經」可避免眼乾併發症產生。

他表示,此研究患者術後 6 個月,包含鼻塞、流鼻水、鼻子癢及打噴嚏都大幅轉換。另外,手術對於血管運動性鼻炎,或老年性鼻炎所導致血管滲透性增加、黏液增多,及鼻黏膜水腫造成的鼻塞、流鼻水也有改善。

另外,有部分過敏性鼻炎患者,常常感覺耳朵悶,經過鼻消融手術也獲得改善。但王文弘提醒,此項手術僅燒灼神經,並非完全切斷,未來仍可能有復發的機會;而手術本身都伴隨風險,仍須經由耳鼻喉科醫師評估再進行手術。

文/張乃文、圖/楊紹楚

參考資料:國泰綜合醫院
諮詢專家: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文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