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地鼠到智慧浴缸!輔具照護大展5亮點 助延緩退化、減輕照護壓力

台灣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突破總人口的20%。根據推估,其中約有三成以上長者面臨失智或失能風險。透過創新科技來延緩退化、提升生活品質並減輕照顧壓力,已刻不容緩,2025「台灣輔具與長期照護大展」中,展出多項結合 AI、感測技術與樂齡互動設計的智慧輔具,吸引許多民眾與照顧者親身體驗。

打地鼠變成記憶訓練 「億萬富翁互動桌」強化認知力

現場一台50吋大型多人遊戲桌,吸引民眾參與試玩。這是由資策會、樂齡科技與群創光電共同開發的「億萬富翁多人互動桌」,將記憶力遊戲融入懷舊元素,例如打地鼠、果汁汽水接接樂,讓長輩在開心互動中,達到延緩認知退化的目標。

樂齡智造創辦人林翠娥表示,億萬富翁裡面的訓練遊戲,都是由職能治療師設計的,會依據長輩的認知能力,包含反應力、注意力、協調力、邏輯力、記憶力等不同能力,給予不一樣的客製化訓練,這次展場中特別挑了六款比較適合互動的,包括練邏輯的蹺蹺板遊戲、剪刀石頭布,還有記憶力的,希望進入到日照的時候,或是長輩在家都可以提高使用意願,增加互動時間。

智慧插梢遊戲 動手+動腦刺激反應與記憶力

另一項入選輔具精品獎的「智慧插梢機」,透過隨機排列的號碼插孔,訓練使用者手部肌肉並在限定時間內完成配對。這種結合手眼協調與短期記憶的遊戲設計,適合長者每日做為認知保養。

肌力感測裝置 30秒測出是否有肌少症風險

要延緩退化,維持「能走、能動」是關鍵。現場展示一款透過拍打動作測量肌力的氣囊裝置,簡單一拍就能在螢幕顯示分數。輔人科技業務經理游雅慧解釋,只要做對動作、出力夠,分數就會高,沒做或無力就會顯示低分。

這類即時肌力回饋裝置,有助民眾早期發現體能退化,預防跌倒與肌少症

照顧不再勞心費力 智慧洗澡機、視覺放大機登場

許多照顧者表示,協助長輩洗澡是最費力也最危險的環節。此次展場也展出智慧型浴缸、洗澡輔具,可讓失能者在坐姿中輕鬆完成沐浴流程。

同時,還有針對巴金森氏症、中風患者設計的手部律動機,幫助放鬆肌肉、提升穩定性。針對視力退化者,也有「視覺放大機」幫助看清細節,還有防滑設計的拖鞋,預防居家跌倒。

衛福部宣布推輔具租賃補助 減輕家庭負擔

許多智慧輔具雖然實用,但單價高、使用需求會隨病況調整,對一般家庭而言負擔不小。對此,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表示,將進一步開放輔具「租賃補助」,降低照顧成本、提升資源靈活運用。

文/楊依嘉、影/黃子軒、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用輔具不是退化 專家揭高齡運動3關鍵:低門檻、增能力、升自信
糖尿病前期為可逆的慢性病 年輕提早就醫 不會是一輩子的病
世界糖尿病大會揭示:亞洲人就算不胖糖尿病風險也高 提早篩檢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