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遺落的糖果零食別亂吃 當心你吃的是毒品

iStock-869548618

《TVBS》曾經報導過,澳洲有3名飯店員工,在打掃客人退完房的房間時,看見房客未帶走的巧克力,當下不疑有他分食後,卻出現噁心、無法行走等神經麻痺的情形,經追查後發現那些巧克力裡原來被加了「大麻」。

這樣類似的新聞在台灣也曾發生過,於2017年2月在屏東民宿,有民眾入住時,發現冰箱內有前房客遺留下來的「毒品果凍」,在吃下肚後卻導致一家人昏睡整天的情況,同時也讓人發現到飯店、民宿也淪為吸食毒品的場所。

新興毒品 多以糖果、咖啡包等包裝

近年來因為毒品濫用形態改變,新興混合式的毒品被偽裝成食品,增加了誤用的機率,讓毒品問題不只是毒品問題,而是擴大成為食安問題,警方表示目前流行的新興毒品,最常包裝成市售軟糖、跳跳糖、果凍及咖啡包等的樣子,導致讓民眾分辨不出裡頭恐含有綜合型毒品。

根據毒品特性及劑量多寡,會出現發抖、抽慉、昏迷、極度亢奮、噁心、無法行走、失聲、暈眩等症狀,輕微劑量所造成的異常症狀在毒品被身體代謝排出後可恢復正常,但是若是小孩子誤食了,或是長期服用,遺留的後遺症是無法設想的,所以呼籲大家若是遇到來路不明的食物,請不要貿然吃下肚。

目前在台灣常見的濫用毒品有這些

國際列管1-4級的毒品和新興毒品多達400多種,常見用糖果、咖啡包等包裝的新興毒品,更甚至出現小熊軟糖、及梅片等新包裝手法,這些都為二級和三級毒品所混合製成的,由於多種毒品混合並且不知道其劑量各為多少,警方就曾檢驗出有多達20多種的毒品混合而成的糖果化毒品,毒性難以分辨,更發生過致死案例,知名案件非W飯店命案最廣為人知了。

大朋友、小朋友都需要留心注意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少年隊表示,並不是這些食物或製造商有問題,就從此不能吃該品牌的點心零食,而是要注意「吃的時機、場所、供給的人」,家長需要留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異常的作息改變,像是突然在大量泡咖啡、一直吃糖,就有可能是食用毒品的徵兆。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少年隊,為了更有效的傳遞反毒知識,使用「情境式、仿真毒品模型」設立了常設反毒宣導專區,也開放給各級機關學校申請參觀,並由專人導覽說明,詳情申請資訊可上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全球資訊網站搜尋。

(影片來源: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CIB-2018最新反毒宣導短片)

資料參考: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少年隊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全球資訊網站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網站

彭幸茹/綜合報導  何宜庭/美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