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光帶著學校發出的不良視力通知單,在爸媽的陪伴下到眼科進行檢查,結果醫師告知小光有100度的散光。這個訊息立即讓在場的爸媽相互怪罪起來,爸爸責怪媽媽縱容小光平時看太多的電視,媽媽則是抱怨爸爸給小光買電動遊戲機,玩壞了眼睛。
散光大都是天生的,在胎兒時期就已註定
但醫生聽了夫妻倆互推責任的指控後,則是淡定地說「散光幾乎都是天生的,而且從胎兒時期就大概已經註定」,所以直言這對夫妻說法都沒有科學的根據,也不必為小光的散光狀況感到擔心。
人類平均有25-50度散光,但散光未必具有遺傳性
散光度數代表一顆眼球的光學集中度,因為人的眼球都是呈現橢圓形,如同橄欖球,有長軸與短軸2種不同直徑,因此,光線進入眼球後,並不會聚焦成單一點,而是散開的影像,就稱為散光。
臨床上,以眼球長軸與短軸的差距,來判斷散光的度數。因此,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散光度數存在,醫界研究發現,人類平均有著25-50度左右的散光,多半不會影響視力發展,所以低度散光很少需要治療。
眼科醫生指出,散光雖說大多是天生的,卻不見得具有遺傳性,也就是說,高度散光的父母可能生出低度散光的下一代,而低度散光的父母也可能生出有高度散光的孩子,完全無法靠著父母的眼睛散光情況來預測下一代的散光程度。再者,孩童可能隨著年齡增長,眼球發育茁壯,而形狀愈趨圓形,使得散光度數下降,或書維持穩定不會再增加,因此家長不必太過在意擔心。
後天性散光須注意預防成因進行矯治
雖然先天的低度散光可以不必太在乎,但還是有後天因素形成的散光問題值得注意,例如有的人眼瞼長了針眼,或者長時間用眼但是姿勢不正確,等壓迫到了眼角膜,也會導致散光度數增加。而部份老年人也會因為眼瞼鬆弛、水晶體變化而改變散光的軸度與程度,造成散光度數激增。
此外,一些眼科手術(如白內障及角膜手術)也可能改變散光的度數及軸度。至於「不規則散光」主要是肇因於角膜屈光面凹凸不平所致,如角膜潰瘍、瘢痕、圓錐角膜、翼狀胬肉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少數人因為角膜變形才會導致散光度數急速增加,其中以圓椎角膜可能出現變化情況最為普遍,而這個狀況又與常揉眼睛的壞習慣有關,所以眼科醫師總會提醒小朋友眼睛癢時一定要看醫生,不能自己亂揉眼睛。
在眼科門診裡,散光算是常見的眼睛問題,有嚴重散光眼症狀的人視物不清並扭曲,看遠看近都不很清楚,近距離工作時間稍長即眼脹頭痛閱讀竄行或有重影的狀況,一般而言,散光度數超過75度就必須進行矯治,以預防散光程度惡化。
文/陳亦云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