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民眾認為,買肉只要去市場買到新鮮的就夠了,其實食品安全與否不是看新鮮就可以判斷的,腎臟科醫生江守山教你怎樣買肉才可以吃得安心、健康。
魚肉可買冷凍魚——衛生乾淨品質好
魚比肉更容易腐敗,尤其台灣傳統市場賣的魚在秤重前不去鰓及肚,通常三小時內就會因為細菌繁殖而爆肚,如果販售的地方又沒有冷凍、冷藏設備,非常可能是使用化學防腐,當然不可以購買。此外,我認為吃急速冷凍的魚其實比吃現撈的安全,因為超低溫急速冷凍可殺死魚類身上 99% 的寄生蟲,假如搭配真空包裝,還可進一步避免魚的脂肪接觸空氣而氧化變質,品質更有保障。
買豬看五花油脂——太薄有問題
購買豬肉時,不妨看看它的五花肉的肥油是否只有薄薄一層,如果是的話,就代表可能有瘦肉精或餵餿水(可省飼料,但易含 A級致癌物「黃麴毒素」)的風險,最好避免購買。
買牛肉要看是否真空包裝
市場販售的牛肉,大多是餵食穀物的穀物牛,其肉質中的飽和脂肪酸已經高達 80% 是豬肉的兩倍,倘若不是真空包裝,肉會持續氧化,飽和度也會跟著提高。醫學研究顯示,飽和脂肪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並不亞於膽固醇,澳洲甚至有研究指出,一餐富含飽和脂肪的飲食就能損害人體動脈,讓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生率大幅提升。
換句話說,吃下一塊含 90% 以上飽和脂肪的肉,即使不考慮瘦肉精、抗生素、狂牛症等因素,將近 100% 的飽和脂肪酸其實也很「毒」 ,建議孕產婦最好少吃牛肉,非不得已的時候,至少要選購真空包裝的肉品,以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取。
買雞看腿骨——太細的雞千萬別買
雖然雞肉含膽固醇較低,不過由於台灣的雞大多是養殖的肉雞,因此常見添加藥物。我花了很久的時間才找到符合我的標準,檢驗合格的豬肉,雞肉又比豬肉晚了一兩年,可見要找到檢驗合格的雞肉,困難度相當高,而且和其他肉品一樣,雞有沒有用藥很難從外觀來判斷,唯一可以留意的就是,如果因過度用藥而導致雞隻快速生長,就會出現長肉不長骨的現象,也就是骨骼會顯得比較細,但肌肉組織卻相當肥厚,這一點在雞腿部位特別明顯,所以若吃到骨頭細小但肉卻很多的雞肉,就表示可能是「藥養雞」,最好別吃。
※ 內容授權自《無毒好孕》,作者為江守山,新自然主義出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