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回首2020年,你腦海中會出現什麼畫面?五顏六色的口罩、指揮中心的記者會還是無法出國,當多數人的心願,當我們告別2020年後,能不能連新冠病毒也一起說再見。
但就現實層面,恐怕要終結疫情還要很長時間,冠狀病毒之父、中研院院士賴明詔不諱言:「要完全靠疫苗來控制病毒還要一段時間,就算解封也要一年以後的事情。」
此番論點也呼應世界衛生組織的首席科學家蘇瑪·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博士所說,他認為:「推出Covid19疫苗時更不能放鬆,因為要達到人群免疫需要時間,即便到2021年底可能僅少數國家能達到群體免疫。」
疫苗對變異病毒株也可能沒效用!
唯一能慶幸的是生在台灣是幸福的,「現今台灣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沒有地方比台灣更安全了。」這不只是冠狀病毒之父的心情,也是所有人心中的共識,台灣屢登國際成為最佳防疫國,但平安渡過第一年後,挑戰也才正要開始。
國際間開始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卻馬上面臨第一個困難,英國新變異病毒會不會對疫苗就沒有效用了?賴明詔坦言:「這是有可能的!雖然目前還沒有實驗的證據,要看現在已經有的抗體是不是能夠中和新的病毒株。」
科學家對新冠病毒已經有夠多不了解的資訊,如今變異的病毒株又有更多的未知數,「如果所有抗體都沒辦法中和病毒的話,這就麻煩了!那就是還要準備新的疫苗。」賴明詔說到。
疫苗有效至少等一年以上才有「群體免疫」
不過現在全球很多國家都在做疫苗,而且每個國家做的疫苗都不一樣,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棘蛋白來做抗原,各種不同的疫苗也許其中一種會有效,賴明詔認為現在還不要太擔心。現今國際間對疫苗變種後還有無效用,也都抱持著相對樂觀的態度。
因此如今各國都可以做實驗,觀察病毒有沒有辦法變到脫離抗體的控制,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則認為:「目前看起來是有的,因為病毒的S蛋白可以做大幅度的改變仍然可以存活。比較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當人類越來越多人有抗體之後,病毒為了存活會有更大幅度的變異。」
不可否認「疫苗仍是防疫最好的方法,不過現在疫苗現在才剛開始,我想至少要一年才有可能把這個病毒,防疫的能量都發揮出來,至少要等到群體有60%-70%群體免疫才有可能讓社區、國家都是安全。」賴明詔強調。
防疫典範的台灣!還有3點要加強:調查、研究、開放
在疫苗完全成為防堵疫情利器前,國際疫情持續升溫,政府寄望透過疫苗改變疫情,賴明詔認為現階段應該要持續進行盛行率的研究,了解台灣人的保護力到底有多少,以利未來規劃邊境開放。
先前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縣衛生局進行的「萬人血清抗體檢測計畫」,調查初步發現,在與確診者接觸的高風險族群中,抗體陽性率也僅有萬分之8.3,證明台灣社區「十分安全」,此事件卻引爆風波。
評估社區隱性感染風險!為未來擬定開放計劃
賴明詔建議:「政府應該早一點收集資料,了解大家抵抗力怎麼樣,了解社區裡面有沒有隱藏的感染,藉由這些資料來決定到底能不能開放,評估未來怎麼開放。不要等到疫情結束後,再來做抗體研究,就沒有什麼意義。」
特別是在民主國家不可能永遠鎖國、封城,遲早要「解封」,要怎麼解封恐怕是未來面臨最大的問題,「台灣這麼久都零確診早就可以慢慢解封,但現在反而更嚴格,這是謹慎的做法,但可以逐步了解台灣的現況,做為未來策略鬆緊的參考。」賴明詔眉宇間透露對疫情的憂心。
此外,國內在病毒學研究做得不夠,因為台灣少了P3安全實驗室,加上台灣確診個案數相對比較少也有關係。
不追求零確診!有效追蹤、隔離最有效
雖然台灣連續253天「零確診」,但讓賴明詔憂心的是:「雖然台灣零確診,但仍有些個案在台灣是陰性,到國外以後被驗出陽性,有些案例負責單位都沒有解釋,只說是雙對方檢驗篩劑的差異,很難了解真正的情形是怎麼樣。」
加上國際交通頻繁,一定不能避免有幾個案子從國外傳染到台灣來,其實是不能避免的,如同這次紐西蘭籍的機師來台造成本土的個案,賴明詔強調:「我是不堅持一定要零確診,政府要維持零確診的紀錄我覺得是不必要的。」
重要的是在有感染個案出現的時候,應該要能夠馬上追蹤、匡列,對此,賴明詔給予高度肯定:「看到案771本土案例有176個接觸者,政府馬上就追蹤到了,表示我們效率是非常好,所以我們應該要有信心,我主張可以逐漸放鬆。」
回不去的日子!接種疫苗後是重生開始?
許多國際名人帶頭接種疫苗,指揮官陳時中曾提過預計國內2021年第二季可以開始接種疫苗,未來見到朋友不是問吃飽沒?而是問疫苗打了沒?
許多人考量到疫苗的安全性不願意接種,如果台灣有疫苗你會去打嗎?賴明詔笑笑的說:「會啊!當然會啊!不管哪一家的疫苗我都會去打,打了比較安全,我年紀大了,不可以感染到冠狀病毒,不然就會很嚴重。」雖然是玩笑的口吻,但深信賴明詔對於疫苗效用注以厚望。
難定論接下來受疫情影響日子還有多久,就是像走進隧道一直看不到盡頭,賴明詔與病毒相伴將近一甲子,也未曾想過有這一天,他緩緩道出:「現在人類的生活已完全改變,新冠所引起的影響是永遠的改變,有些職業消失、新興產業出現盛行,這不是暫時的改變,我們回不去了!」
如同經典台詞「我們回不去了」,在這場瘟疫大戰中,想要看到曙光,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努力。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權威觀點/新病毒株變異有多驚人?冠狀病毒之父剖析新冠「百變」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