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罹患失智症人口數逐年攀升,預估民國150年失智人口將突破85萬人。以老人為主的失智群體,通常還會有慢性病纏身,因此,老人失智症的用藥安全就變得十分重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林淳澤表示,失智症病人族群年齡層較高,比較容易因為慢性疾病或是身體機能退化,而有用藥多的傾向,增加藥物交互作用風險;或因不適宜的藥物,而引起不良反應。因此,老人失智症用藥安全這項議題,值得被重視。
慎防抗膽鹼作用藥品
老人失智症在用藥上,須特別注意具抗膽鹼作用(Anti-cholinergic effect)的藥品,這類藥品常見於感冒藥或暈車藥中,部分的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症藥物與帕金森氏症藥物。
抗膽鹼作用藥品可能會產生中樞神經相關的副作用,包含嗜睡、疲倦、口乾、排尿困難等。這些副作用中,嗜睡可能會增加老人跌倒的風險。
而抗膽鹼作用對於失智症病人來說,除了副作用之外,也可能會影響失智症藥物治療的效果。不過因爲臨床需要而針對症狀的短期治療,通常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如果要長期使用這類藥品的話,建議經由醫師評估後再使用。
第一時間告知情況
林淳澤建議,失智症病人或照護者協助就醫時,可以告知醫師失智症的狀況,與目前用藥情形。如果不清楚病人用藥的話,可以攜帶目前服用的藥品及健保卡,到各醫療院所的藥物諮詢櫃檯,請藥師協助建立用藥清單;同時在不同醫院看診的民眾,可至鄰近的社區藥局協請藥師協助整理用藥。
善用各類資源
由於失智症病人可能會逐漸失去自我照護能力,因此照護者的角色至關重要,無論是非藥物治療還是藥物治療,都需要照護者的協助。
林淳澤提醒,除了各醫療院所之外,台灣失智症協會成立的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有相當豐富的資訊與資源可以利用。另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目前也有建置專責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提供失智社區照護資源、緊急醫療照護環境和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體。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