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小雪」!中醫師激推用「這道菜」輕鬆養腎護健康

在每年國曆 11 月 22 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 240°時為「小雪」,是 24 節氣中的第 20 個節氣。「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這個節氣期間的氣候寒未深、降水未大,故用「小雪」來比喻這個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

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涂育維中醫師表示,俗語說:「小雪腌菜,大雪腌肉」。這時的習俗,就是要醃鹹菜、漬酸菜、吃糍粑、曬魚乾、吃刨湯、釀小雪酒等。

生活習慣注意這 3 原則,避免疾病好發

原則 1 早睡晚起

「小雪」養生的基本原則就在於「藏」,涂育維提醒,作息上應當「早睡晚起」,早點處理好一天的事情,然後上床就寢,不要熬夜;早晨若有外出活動的習慣,也應該避開清晨低溫時段,最好等太陽出來、陽氣生發以後再出門。

原則 2 輕度運動

在中醫觀念裡,冬天屬腎,腎主封蟄,因此要減少過度消耗精神與體力,避免在此時進行過度劇烈的高強度運動,可選擇和緩的活動,如氣功、太極拳、八段錦、散步等,假使冬天耗損過度,春天來臨時就比較容易引發病徵。

原則 3 保暖防寒

明華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魏子善指出,小雪時氣溫明顯下降,表示真正進入冬天。這時候身體為了因應較低的氣溫,會把大部分的能量用於保持身體溫度,而導致防禦力變弱,所以人體較容易被寒氣入侵,一定要多注意「保暖防寒」。

涂育維提到,特別是年長者需要小心看護,適時的添加衣物、帽子、圍巾、手套等禦寒。小雪是許多慢性疾病的高發期,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要特別注意,容易造成疾病復發。

除了適時添加衣物外,魏子善強調,也要做好足部保溫,在室內記得穿上襪子或拖鞋,避免雙腳直接接觸冰涼的地板。另外,適時補充陽氣是非常重要的,補充陽氣最好的方式就是曬太陽跟足浴。

魏子善說:「曬太陽可以挑選早上 6〜10 點來進行,此時的暖陽可以讓人溫熱起來,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而足部保暖除了穿襪子,也可在晚上時泡足浴」。

足浴保健,促進血循與代謝

清朝乾隆皇帝的養生要訣裡也非常重視足部,他的足部保養法是「晨起三百步,晚間一盆湯」,這一盆湯指的就是足浴。魏子善強調,足浴並非用熱水泡腳就好,必須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1. 溫度:以 42 度左右為宜。
  2. 高度:最佳的位置是要泡到腳踝 3 吋以上,也就是腳踝上約 10〜15 公分處,如果腳桶盆夠深,則可以增加水量到小腿肚。
  3. 內容物:可以使用溫熱去濕的中藥,如:艾草、乾薑、獨活、牛膝等,搭配活血的紅花、丹參來使用。
  4. 時間:泡腳的時間以 15 分鐘左右為佳,可以微微發汗,但如果有流汗過多或感覺虛弱的狀況則要立刻停止,以避免發生眩暈。
  5. 禁忌:腳上有傷口,高血壓、心臟疾病或是經常頭暈的人最好諮詢中醫師後再進行。

藥膳 1 食補,溫熱以養陽

小雪重視維持陽氣,食補上以「溫熱養陽,溫而不散,熱而不燥」為原則。涂育維提醒,溫補不可一味的服用溫熱之品,這樣會熱盛傷陰,可食用排骨,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之功;同時也可服用蘿蔔,有滋陰和陽之效。

藥膳菜頭排骨湯
•藥材:杜仲 3 錢、洋蔘 3 錢、巴戟天 3 錢、續斷 3 錢、製何首烏 3 錢、大棗 1 兩、茯苓 3 錢、枸杞子 3 錢、黃精 3 錢。
•食材:蘿蔔 600g、排骨 1 斤、大蒜 2 粒、生薑 5 片、胡椒粒少許、米酒 1 碗。
•作法:
(1) 排骨洗淨,與冷水一起放入鍋中煮至沸騰,大火滾煮約 15 分鐘,任由血水滲出,湯汁漸漸變得清澈。撈出排骨,湯汁保留勿倒掉。
(2 將湯汁過濾後,加入排骨、蘿蔔與洗淨的藥材,再繼續用中火煮至沸騰。
(3) 大蒜切末、生薑切片,與胡椒粒和米酒一同入鍋,轉小小火燉 10 分鐘。
•功效:杜仲、巴戟天、續斷、黃精補肝腎,強筋骨,緩和腰膝不適;洋蔘可滋養胃肺之陰,消火生津;製何首烏潤腸通便,可使頭髮顏色變深,抗衰老。

按摩 2 穴道,養腎護健康

魏子善則建議,每天花 3〜5 分鐘,按壓穴道,不但能促進血液循環,還可收到養腎之效。

湧泉穴
•位置:位於腳板,在第二、三趾趾縫與腳跟連線的前 1/3 凹陷處。
•功效:提升腎機能,讓血液可以往足部流動,增加整體循環。
•按摩方式:用大拇指或食指關節在湧泉穴位置順時針畫圈按壓 9 次,然後逆時針畫圈按壓 9 次,休息 10 秒後再重複上述動作,總共 3 次。

命門穴
•位置:在脊椎上,肚臍的正後方。
•功效:調節督脈經氣,達到溫腎陽及促進腰部血液循環的效果。
•保養方式:可交替用按壓、揉壓或敲擊的方式來刺激腎俞穴,每日約 5 分鐘。

文 / 黃慧玫、圖 / 黃懷賢

延伸閱讀:
小雪養生怎麼做?中醫籲:家中常備 1 食材就能驅寒暖身
小雪養生宜「防寒養腎」 中醫籲多吃補血食材
今天是小雪!保暖過頭可能上火 中醫師:2要點教你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