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加入自殺守門「第一防線」!北市社區藥局 7 月起將提供心衛中心、身心科轉介服務

近年民眾心理健康問題逐漸受到各界重視,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與台北市藥師公會合作,擬在 7 月底前於北市 12 行政區中各推舉出一位「種子導師」,先行了解心理衛生的專業知識,在發現民眾有心理健康問題時,能第一時間轉介相關單位或醫院,以防憾事發生。

藥局對面陳家就讀大學的大女兒,來藥局領安眠藥,藥師發現陳同學有黑眼圈,天氣很熱卻還穿著長袖上衣、手腕內側隱有傷痕,領藥時眼神閃躲、情緒低落,藥師一查雲端藥歷,發現陳同學近期已經領了過量的安眠藥,因此主動關心是否需要協助,陳同學瞬間流下淚來。

嚴防自殺憾事,如何行為前察覺與關懷成關鍵

衛生福利部統計,截至 6 月 1 日為止,去年全國「以固體或液體物質(含安眠藥、鎮靜劑、農藥等)」自殺死亡的人數是 448 人,較 110 年增加 33 人。其中包含台北市 14 人,也較 110 年增加 8 人。

台北市政府心理衛生科科長陳小燕說明,社區中不乏久病不癒的長者或情緒困擾的青少年,可能因為遭遇生活中的重大變故、挫折或未即時獲得專業協助,因一時的衝動或蓄意利用手邊囤留的慢箋藥物或藥局成藥,進行自我傷害的行為,如果在行為前能覺察到徵兆並主動關懷與協助,也許有機會阻止憾事的發生。

社區藥師加入關懷民眾身心健康的第一防線

為了能在第一時間幫助陷於低潮或情緒困擾的民眾轉介相關單位,陳小燕表示,北市衛生局 7 月起將與台北市藥師公會合作,結合 638 間社區藥局及藥師,透過主動關心、慰問前來領藥或購藥的民眾等方式,如發現民眾有心理衛生需求,能協助轉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或自殺防治中心資源。

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觀察,過往社區藥局的藥師的確僅擔任提供藥品販售、藥物諮詢的角色,但近年因應 COVID-19 的防疫任務及長期照顧需求的日益增長,社區藥師在公共衛生工作上也承擔了重要的角色,時常接觸到需要發洩各種壓力的民眾,因此有時能第一時間發現民眾身心異狀。

此外,當民眾長期被疾病所擾時,在藥物的領取上總傾向於在鄰近的社區藥局領取,省去往返醫院的時間,一來一往的過程中,多少也與藥師互相熟悉、訴說煩惱。張文靜補充,藥師們針對行動不便或久病不癒的慢性病長者,日常也會藉由到宅送藥、藥物諮詢的同時給予關懷。

張文靜提到,有時的確發現部分民眾可能需要心理衛生相關服務,但過去僅能建議,並無法確保當事人清楚意識自己身心健康的問題。不過未來衛生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北市藥局將共同建立相關轉介服務管道,確保民眾有身心問題時,能夠接收到治療或關懷的服務。

12 行政區於 7 月底前,至少各自設立 1 家可提供轉介服務的藥局

目前台北市共有 638 間社區藥局、1,260 位社區藥師執業。張文靜說明,目前確定 7 月底前,將從台北市 12 個行政區中,各自培訓一家藥局、藥師成為「心理衛生種子導師」。北市衛生局補充,過往一直有與藥師公會合作辦理自殺防治守門人訓練,未來也將積極辦理,協助藥師吸收更多專業心理衛生觀念,能於第一時間判斷出具有身心困擾徵兆或有異常領藥、囤藥行為的民眾。

陳小燕指出,目前已結合台北市社區藥師於社區藥局張貼「1925 安心專線」海報宣導民眾主動求助,同時藥師於提供民眾藥事服務時,會主動關心與慰問,針對有需求的民眾,提供心理資源的關懷小卡或轉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自殺防治中心等專業資源,由心理衛生專業人員提供心理支持與協助。

另外,衛生局也呼籲,市民如果有身心困擾,除了向就近社區藥局尋求醫療諮詢與協助外,亦可主動至台北市心理諮商門診、身心科尋求專業協助。

文/陳韋彤 圖/孫沛群

諮詢專家: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

延伸閱讀
難道慢性病就不能減藥?藥師解析減藥成功與否是誰的責任
夏天用冰感濕紙巾、退熱貼、清涼劑有用嗎?藥師提醒已經中暑的人根本沒效